催化
穿上“碳外衣”的生物納米催化劑性能研究獲進展(2017-01-22)
催化劑是燃料電池能量轉化的關鍵。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環境生物電化學研究組(趙峰組)與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韓鶴友團隊合作,利用微生物作為“還原劑”,以及微生物與石墨烯的自組裝功…[詳情]
新疆理化所在極性材料光催化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2017-01-19)
極性材料由于分子基元在晶體中的各向異性使得晶胞中一些基團的正、負電中心并非重合,存在本征偶極矩,產生自發極化電場。目前這類材料主要應用于非線性光學、鐵電、功能性陶瓷與薄膜等。 中國科學院…[詳情]
大連理工大學提高燃料電池電催化劑耐久性(2017-01-18)
日前,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宋玉江研究團隊在燃料電池電催化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該成果已被《高等功能材料期刊》以封面文章發表。 科研人員所研究的低鉑及非鉑電催化劑突破了傳統方法制備非貴…[詳情]
控制儀表助力遼寧錦州石化提升催化技術水平(2017-01-09)
【中國儀表網儀表產業】在化工生產中,最常用的是控制器或調節儀表,它是將被控變量按一定精確度自動控制在設定值附近的化工儀表。遼寧錦州石化公司堅持走內涵挖潛增效之路,不斷加大對催化裝置的技術…[詳情]
新型銀催化劑在上海石化應用成功(2017-01-06)
從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獲悉,日前,由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燕山分院研制的YS-9010銀催化劑,在上海石化1號乙二醇裝置完成近4個月的馴化,結果顯示,該批催化劑比原Y—8810銀催化劑選擇性高0…[詳情]
大連化物所單原子催化研究取得新進展(2017-01-04)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張濤研究團隊在單原子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首次證明了單原子催化劑可以具有與均相催化劑相當的催化活性。該研究工作獲得了審稿人的…[詳情]
二維鉑基納米催化劑制備和催化氧還原反應取得進展(2016-12-30)
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黃小青課題組在二維鉑基納米催化劑的制備和催化氧還原反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科學》。研究有效地解決了模型催化中電化學界面的瓶頸問題。 據介紹,貴…[詳情]
單原子催化入選美國化學會化工領域年度十大成果(2016-12-29)
近日,美國化學會化學工程新聞評選出2016年度化學化工領域“十大科研成果”。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張濤院士團隊提出的“單原子催化”入選其中。 近幾年,該團隊拓展了單原子催化…[詳情]
新型鉑基催化劑能使燃料電池更耐用(2016-12-28)
金屬鉑(Pt)是非常好的燃料電池催化劑,但鉑儲量有限,價格昂貴,如何提高其原子利用率和反應活性,決定了燃料電池能否大規模應用。 日前,《科學》雜志刊發了一項由蘇州大學教授黃小青、北京大學教授郭…[詳情]
我國科學家推進貴金屬催化劑研究(2016-12-28)
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黃小青課題組在二維鉑基納米催化劑的制備和催化氧還原反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科學》。研究有效地解決了模型催化中電化學界面的瓶頸問題。 據介紹,…[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