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人工合成DNA創造“全新微生物” “訂制”生物組織將實現(2017-02-13)
英國《自然》雜志2月7日公布的一項合成生物學研究顯示,科學家首次將人工合成堿基對插入大腸桿菌的DNA(脫氧核糖核酸)中,且并未影響其生長和復制過程。這一成果向利用合成技術“訂制”特定…[詳情]
用紙做成的電極讓微生物燃料電池更廉價高效(2017-02-09)
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在《美國化學學會?能源通訊》雜志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可用紙制造微生物燃料電池的電極,與過去的方法相比這能讓微生物燃料電池更為廉價和高效。微生物燃料電池是一種利…[詳情]
紙電極讓微生物燃料電池更廉價高效(2017-02-08)
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在《美國化學學會·能源通訊》雜志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可用紙制造微生物燃料電池的電極,與過去的方法相比這能讓微生物燃料電池更為廉價和高效。 微生物燃料電…[詳情]
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在山東大學舉行(2017-01-04)
日前,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五屆四次會議在中心校區舉行。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鄧子新教授主持會議。 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焦念志教授,…[詳情]
新型采樣儀器可分析鑒定霧霾傳播的微生物(2016-12-27)
雖然大風再次“拯救”了被霧霾圍困的北京,但這種漸成常態化的大氣污染現象,對人們身體健康已經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影響。 新型采樣儀器可分析鑒定霧霾傳播的微生物 據研究顯示,霧霾…[詳情]
趙立平:成立微生物組研究聯盟,做出微生物組圖譜(2016-12-21)
日前,由中國健康產業創新平臺(ChinaHealthcareInnovationPlatform)(CHIP,奇璞)、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主辦,貝殼社協辦的中國健康產業創新峰會暨第二屆“奇璞獎”頒獎典禮在中歐國際工商學…[詳情]
聚焦微生物資源應用 向中國微生物組計劃進軍(2016-12-13)
對于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長、環境微生物學專家劉雙江來說,12月1日有些特別。由他作為申請人之一發起的香山科學會議第582次學術討論會當天在京開幕,會議旨在重塑我國相關領域下一步的研究格局。 此次…[詳情]
微生物所在小分子檢測方法開發中取得進展(2016-11-22)
基于aTF的小分子檢測平臺 小分子的靈敏檢測是臨床診斷、環境監測和食品安全等領域的重要需求,因此開發高效的化學小分子檢測方法具有重要意義。其中,特異的識別元件是實現檢測的核心和基礎,傳統…[詳情]
沈陽生態所在熱帶森林土壤微生物殘留物對氮沉降增加的響應研究方面取得進展(2016-11-18)
土壤碳的動力學與土壤微生物過程密切相關。氮沉降能夠對土壤微生物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進而影響微生物所調控的土壤碳的轉化與循環。微生物殘留物是土壤有機碳庫的重要來源,在長期土壤碳積累方面…[詳情]
微生物所在植物MAPK信號轉導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2016-11-08)
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是真核生物整合胞外信號與細胞反應的重要信號樞紐。MAPK在跨膜受體的下游,通過磷酸化不同底物蛋白來激發特異的基因表達和細胞反應。因此…[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