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
第二次普查顯示: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2020-06-15)
與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數據同口徑相比,2017年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分別下降了72%、46%和34%,體現了近年來污染防治取得的巨大成效。…[詳情]
我國首個深水自營大氣田完成首口開發井作業(2020-06-11)
6月9日,記者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獲悉,近日位于南海西部海域的我國首個深水自營大氣田——陵水17-2氣田順利完成首口開發井作業,標志著該氣田的開發建設邁出了重要一步。…[詳情]
我國能源消費增速逐步回升(2020-05-20)
5月18日電記者18日從國家能源局獲悉:3月下旬以來能源消費下降幅度明顯收窄,煤電油氣供給保障充足有力,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提供了有力支撐。…[詳情]
我國首個頁巖氣田累計產量突破300億立方米(2020-05-12)
截至5月11日9時,我國首個頁巖氣田——中國石化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田累計產量突破300億立方米,創造中國頁巖氣累產新紀錄。目前,該氣田日產氣量達1700萬立方米,每天可滿足3400萬戶家庭的生活用氣需求…[詳情]
低油價下我國煉油產業將加快結構調整(2020-05-09)
本次油價下跌核心因素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全球石油需求銳減,供應側市場份額沙特、俄羅斯、美國“三國殺”則進一步加快了下跌速度和放大了震蕩空間,需求難以迅速恢復使油價短時間內仍將保持低位震蕩…[詳情]
2019年我國天然氣行業表現亮眼(2020-05-09)
2019年,我國天然氣增儲上產態勢良好,產量、儲量實現雙升,天然氣新增探明儲量達到1.4萬億立方米,增長68%;天然氣產量1740億立方米,增長169億立方米,連續3年增產超100億立方米。…[詳情]
我國自主研制超導質子回旋加速器實現內靶束流調試(2020-04-30)
4月29日,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230MeV超導質子回旋加速器研發廠房調束大廳內,顯示器上內靶束流值顯示為315.8納安,意味著中核集團自主研制的230MeV超導回旋加速器實現重要里程碑節點,完成內靶束…[詳情]
中核科技帶頭人高志崗:打破國外壟斷 助力我國核電閥門走出去(2020-04-26)
2006年,高志崗進入中核科技從事閥門研發設計工作,他工作兢兢業業、勤于鉆研、勇于創新,從一名助理工程師逐步成長為公司核電閥門設計專業的科技帶頭人。他先后參與了多個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的…[詳情]
重大突破!我國主導制定的首個工業閥門電動裝置國際標準發布(2020-04-20)
近日,由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代表中國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ISO22153《工業閥門電動裝置一般要求》”(Electric actuators for industrial valves-General requirements)經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批準正式…[詳情]
我國三代核電智能化棒控棒位系統落戶華龍一號(2020-04-16)
近日,中核集團“數字核電”建設再傳喜訊: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承擔的華龍一號漳州核電項目1、2號機組棒控棒位系統順利通過設計審查,即將實現工程應用。該系統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智能化棒控…[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