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現行計量制度約束監測技術進入環境治理市場(2016-11-01)
【中國儀表網儀表產業】大氣污染治理的鼓聲一年比一年急,但霧霾依舊難以驅散。多位專家10月29日表示,“檢測檢驗數據和機動車排放檢測數據造假現象普遍,假數據泛濫致政府控制大氣失去技術支撐…[詳情]
環保部發布《關于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2016-11-01)
近日,從環保部網站獲悉,環保部發布《關于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以下為全文: 關于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詳情]
改善城市環境問題 中意建筑垃圾處理設備放大招(2016-11-01)
【亞洲設備網訊】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筑垃圾的產生量已達到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建筑垃圾所帶來的危害也越發明顯,“垃圾圍城”“霧霾籠罩”已成為城市環境的代名詞…[詳情]
孟偉院士:構建“天地一體化”環境監測技術體系(2016-10-31)
以“創新物聯時代、共享全球智慧”為主題的2016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無錫舉行。期間,舉辦的環保物聯網高峰論壇受到業內廣泛關注。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詳情]
福建福州環境噪聲自動監測系統投用 實現全天候監測(2016-10-28)
【中國儀表網儀表產業】日前,福建福州市建成環境噪聲自動監測系統并投入運行,在全省先行一步,一舉跨入全國先進行列。 據悉,環境噪聲自動監測系統包含22個噪聲功能區自動監測站、6套氣象自動監測…[詳情]
福州市建成環境噪聲自動監測系統并投入運行(2016-10-27)
日前,福州市建成環境噪聲自動監測系統并投入運行,在全省先行一步,一舉跨入全國先進行列。據悉,環境噪聲自動監測系統包含22個噪聲功能區自動監測站、6套氣象自動監測站、5套車流量自動監測站、1套噪…[詳情]
三江源環境監測現“千里眼” 全區生態一日覽盡(2016-10-27)
今年4月在三江源試點成立的我國首個國家公園,以其生態地位的重要性以及“高原野生物種基因庫”的特性,吸引了海內外的目光。近期,覆蓋整個三江源國家公園、可遠程控制的生態監測系統在青…[詳情]
石河子首個生態環境監測系統投入使用(2016-10-27)
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市首個綠洲農田通量觀測站在烏蘭烏蘇農試站建成并投入運行。 通量觀測站主要由35米梯度觀測系統、渦動相關觀測系統、標準輻射觀測系統、土壤要素觀測系統和太陽能供電系…[詳情]
環境監測數據“造假”:用棉紗堵空氣采樣器 多人被帶走(2016-10-27)
工作人員多次潛入站內,用棉紗堵塞采樣器,干擾空氣質量數據采集 環保長安分局局長、監測站站長、副站長等人被警方帶走 空氣采樣器本是實時監測空氣質量的,作為國家直管的長安區監測站,不…[詳情]
為土壤“看病”的“醫院”——武漢一禾生態環境檢測中心正式揭牌(2016-10-26)
湖南大米鎘超標事件曾震驚業界。它警示我們,作物種植環境被污染,是食品安全風險的最前源頭。10月20日,一家專門為土壤“看病”的“醫院”——武漢一禾生態環境檢測中心在光谷生物城正式揭牌。…[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