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進展
基于電子順磁共振方法的跨膜轉運蛋白三維結構解析研究獲進展(2016-02-26)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雙聘教授田長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張志勇及美國國家強磁場中心教授LikaiSong密切合作,針對細菌氰根離子(CN-)解毒及跨膜轉…[詳情]
手性季碳氨基酸不對稱合成獲進展(2016-02-22)
2月18日,從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徐明華課題組傳來消息,該課題組自主設計的新型開鏈結構的簡單磷—烯為手性配體,用于銠催化的硼酸對4-芳基-3-羰基-1,2,5-噻二唑類底物及其衍生物的不對稱芳基化反…[詳情]
上海藥物所手性季碳二芳基氨基酸催化不對稱合成研究獲進展(2016-02-18)
手性非天然氨基酸結構廣泛存在于天然產物、藥物分子和多功能材料中,作為重要合成砌塊在有機合成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其中,手性季碳氨基酸因其在藥物化學、蛋白結構組學等方面顯示出的獨特性質而備受…[詳情]
深圳先進院等在納米自組裝三維超晶格光學芯片研究中獲進展(2016-02-17)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與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朱劍豪合作,在納米自組裝三維超晶格光學芯片領域取得新突破。相關論文EvaporativeSelf-AssemblyofGoldNanorodsintoMacroscopi…[詳情]
工程熱物理所低溫余熱品位提升及能量儲存研究獲進展(2016-02-15)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短缺及能源利用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工業生產過程中,大量的低溫余熱不能被利用白白浪費掉,因此,加強低溫余熱的回收利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節能減排…[詳情]
福建物構所區域選擇性碳氫鍵活化研究獲進展(2016-02-15)
區域(或稱位點)選擇性是碳氫鍵活化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方向。一個有機化合物中往往含有多個活性相似的碳氫鍵,如何精準地活化和官能團化所需要的碳氫鍵,是一個關鍵而又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國家&l…[詳情]
冰期海-氣碳收支研究獲進展(2016-02-15)
大氣CO2含量在最近150年內,從~300ppm增加到~400ppm。這些增加的大氣CO2是否為全球變暖的元兇,還存在著諸多爭論。過去海-陸-氣之間的碳收支是認識大氣CO2在氣候變化中所起作用的一把鑰匙。約7萬年前…[詳情]
力學所納米粒子反常受限擴散研究獲進展(2016-02-03)
擴散是納米尺度下最常見的粒子運動及物質輸運方式。與簡單流體中布朗擴散不同,在復雜流體中,納米粒子運動受到其附近流體非均勻結構的影響,將表現出反常的受限擴散特性,即均方位移與時間呈非線性…[詳情]
昆明動物所在多聚不飽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研究中獲進展(2016-01-25)
多聚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s,PUFAs),如花生四烯酸(AA,C20:4n-6)、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具有兩個以上的不飽和鍵,不僅是構成生物膜的結構分…[詳情]
金屬所材料低周疲勞損傷與壽命預測研究獲進展(2016-01-21)
對于材料的疲勞損傷與壽命預測,經典的Basquin公式(1910年)與Coffin-Manson公式(1954年)分別選擇應力幅與塑性應變幅為參量進行評價。然而,鑒于疲勞實驗中應力幅和應變幅的差異,同一組數據經由不同…[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