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全球氟樹脂專利申請量增長很快,行業處于發展的黃金期。目前我國的氟樹脂專利申請量已躍居全球第三,但在中國專利申請排名前十的國內申請人中,企業僅有東岳1家,其他申請人均為高校。由于產學研結合不夠,大部分氟樹脂專利技術無法走向產業化,導致我國在該領域的實力與專利申請量第三的排名并不相符。
近年來全球氟樹脂專利申請量增長很快,行業處于發展的黃金期。目前我國的氟樹脂專利申請量已躍居全球第三,但在中國專利申請排名前十的國內申請人中,企業僅有東岳1家,其他申請人均為高校。由于產學研結合不夠,大部分氟樹脂專利技術無法走向產業化,導致我國在該領域的實力與專利申請量第三的排名并不相符。因此,我國氟樹脂企業應注重技術積累,通過與高校等科研單位的合作,成長為真正的氟樹脂行業巨頭。
行業發展處于黃金期
從1934年首次出現氟樹脂相關的專利申請以來,相關的申請量一直保持增長態勢。目前,該領域的專利申請量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可以說該領域目前正處于黃金發展階段。
1985年我國開始受理專利申請時,就出現了氟樹脂領域的相關專利申請,之后較長時間內申請量增長都比較緩慢,1996年后申請量增速明顯加快,特別是2005年之后,進入快速增長階段。這與我國企業在氟樹脂領域的發展狀況相符。近幾年是我國氟樹脂領域發展最快的幾年,東岳、三愛富、巨化、中昊晨光等國內大型氟化工企業或科研院所在氟樹脂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直接導致我國氟樹脂領域專利申請量快速增長。
日本美國優勢明顯
氟樹脂領域的專利申請來源國主要包括日本、美國、中國、德國4個國家。其中,來自日本的專利申請量最大,占全球總申請量的36%左右;其次為美國和中國,各占約25%和13%。
專利申請公開量可以直接反映該國家/地區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日本、美國、中國和德國是當前氟樹脂領域的主要市場,其專利申請公開量分別占總公開量的23%、17%、10%和9%。其中,日本和美國在氟樹脂領域占有明顯優勢,其專利申請量遠遠超過其他各國的申請量。這也與日本和美國目前在氟樹脂領域所占的地位相符。
目前,來自中國的專利申請數量已經超過了德國和其他一些發達國家,位列第三。這說明我國氟樹脂行業經過40多年來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大批在該領域實力較強的單位,他們都在該領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擁有大量的專利申請。同時,隨著我國企業在該領域的快速崛起,各國申請人都開始重視中國市場,并將大量的技術在中國尋求專利保護,使我國成為本領域排名第三的專利申請目標國。
我國產學研結合較弱
在排名前十的申請人中,日本企業多達6家,分別為旭硝子、大金、松下電器、日東電工、富士膠片和佳能;來自美國的企業有3家,分別為杜邦、3M和戈爾。這也與日本、美國在氟樹脂領域申請量排名前兩位的地位相符。
我國的專利申請量雖然在全球排名第三位,但卻沒有一家企業能夠進入申請人的前十名。這表明雖然我國企業在該領域已經取得了進步,并初步形成了一些相對較大的企業,但這些企業基本還處于技術研發的初期,并沒有形成太多的技術積累。從統計結果來看,我國企業在氟樹脂領域的專利申請較為分散,許多中小企業紛紛進軍該行業,使該領域總的申請量達到一定水平。但中小企業專利申請的技術集中度不夠,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在世界范圍內能夠排在前列的企業。
中國專利申請排名前十的有6個國內申請人,依次為浙江大學、東岳、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和北京化工大學。其中,5個為高校申請人,只有1家為企業。從中可以看出,雖然我國氟樹脂領域發展迅速,已經形成了一些初具規模的企業,但由于各企業進入氟樹脂領域的時間不長,目前在氟樹脂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并不多。相對而言,在申請量排名前十的國內申請人中有5所高校,說明我國在氟樹脂領域的研究還基本集中在高校等研究單位中。高校的研究有些還處于實驗室階段,真正走向市場的技術并不多。高校與企業的合作開發也比較少,產學研的結合不夠。這使我國雖然有較大量的專利申請,但企業的技術水平及市場化程度卻無法與國外大公司相提并論,還存在較大差距。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