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變壓吸附制氧(VPSA制氧)的原理和特點,以及VPSA制氧技術在中小高爐富氧噴煤中的使用情況。本文例舉了國內某兩家鋼鐵企業高爐技術改造使用富氧噴煤后,高爐工況的數據指標對比,結果表明變壓吸附制氧具有經濟性好,靈活性大,安全性高的特點,是中小高爐富氧噴煤的理想選擇。
關鍵詞:變壓吸附制氧;VPSA;富氧噴煤;高爐
前言
20世紀70年代末的石油危機使得高爐噴油技術在世界范圍內逐步停止,為了避免全焦煉鐵,噴煤技術因此得到了快速的發展[1]。實踐生產表明,當噴煤量大于l00kg/t時會使爐缸溫度下降150~250℃以上。為了實現高爐大噴煤,世界許多工業發達國家如德國、日本等對富氧噴煤技術進行了大量研究開發和推廣工作[2],目前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爐噴煤比是180~200kg/t。在我國以鞍鋼為首的大型鋼廠早在1986年就已進行高爐富氧噴煤試驗,但目前國內整體水平仍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國鋼鐵工業科學與技術發展指南2006~2020年》中提出了高爐噴煤指標:2006~2010年全國重點鋼鐵企業噴煤量≥160kg/t,2011~2020年全國重點鋼鐵企業噴煤量≥180kg/t。
由 于能源政策等因素,我國許多高爐在初期設計時并沒有考慮富氧裝置,大部分高爐用氧一般來自煉鋼余氧,供氣量不穩定,且帶來的效益不明顯。隨著焦炭價格的不 斷升高和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逐步實施,這些企業技術改造升級迫在眉睫。目前一次性投資少,運行、維護成本低、操作方便、靈活的的變壓吸附制氧裝置成為很多 鋼鐵企業的首選。
1. 變壓吸附制氧概述
上世紀70年代初期,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首次將變壓吸附制氧技術工業化。70年代中期,真空變壓吸附(VPSA)制氧工藝的提出,大大提升了裝置的規模和經濟性,為VPSA制氧技術大規模推廣應用奠定了基礎。1989年美國Praxair采用鋰型分子篩的VPSA裝置投入運行[3],標志著變壓吸附制氧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我國對變壓吸附制氧技術的研究最早始于70年代,但由于技術條件限制,直到1991年在重慶才實現首臺150Nm3/h VPSA制氧裝置工業化應用。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于1996年成功研制出鋰型高效制氧分子篩PU-8。2000年,隸屬于北京大學的北大先鋒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將PU-8批量生產,產品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01年北大先鋒采用以PU-8高效鋰分子篩的VPSA制氧裝置的中試取得成功,2001年實現工業化應用。。目前,北大先鋒已建成投運一百多套變壓吸附制氧裝置,最大規模VPSA制氧裝置已達到40700 Nm3/h產品氧氣,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1.1VPSA制氧原理
VPSA制 氧基本原理是根據分子篩能選擇性吸附空氣中的氮、氧組分,使空氣中的氮氧分離而獲得氧氣。當壓縮空氣經過分子篩床層時,空氣中易吸附的氮氣被分子篩吸附并 留在床層內部,而不易吸附的氧氣則在通過床層的過程中不斷富集,在床層頂部形成濃度較高的氧氣產品。當床層吸附達到飽和時,停止通入空氣并對床層進行抽 空,這時床層內部吸附的氮氣便會解析出來,從而使分子篩再生,為下次吸附產氧做準備。通過交替使用2臺或2臺以上吸附床,便能夠連續產氧。
1.2VPSA制氧特點
在中小裝置(純氧量小于20000Nm3/h規模上,VPSA制氧與傳統深冷制氧相比就有具有以下優點[5]:
1) 在經濟性上,VPSA制氧設備投資較小,操作費用低。
2) 在工藝流程上,VPSA制氧工藝流程更簡單,設備少且無太多精密設備,自動化程度高,對操作人員水平要求較低。
3) 在操作條件上,VPSA制氧操作溫度為常溫,操作壓力為常壓,裝置啟動和停止所需時間短(≤30分鐘),可間斷運行也可連續運行,負荷調節范圍更大。
4) 在運行維護上,VPSA制氧無碳氫化合物積累,無爆炸可能,主機精密度低,維護簡單,對閥門密封性要求不苛刻,故障率低且容易及時處理。
VPSA制氧的產品較為單一,但在用氧純度不高的中小高爐上,VPSA制氧的優勢較大。
2. 高爐富氧對冶煉的影響
高爐富氧鼓風后,增加了接觸煤粉的氧氣濃度,有利于煤粉的燃燒,能提高爐缸溫度,增加噴煤比,其對冶煉過程的影響如下:
1) 提高高爐冶煉強度。隨著高爐入口氧濃度增加,煤粉和焦炭的燃燒能力隨之提高,從而提高高爐的冶煉強度。理論上鼓風含氧量提高1%,冶煉強度提高4.76%,實踐生產中一般提高3%~5%[6]。
2) 有利于爐況順行。高爐富氧后燃燒相同的碳,燃燒產物的體積下降,相當于高爐減風,爐內煤氣上升阻力減少,對高爐工況順行有利。
3) 降低高爐焦比。高爐富氧后綜合焦比一般變化不大,但在增加噴煤量的同時就能促使焦比降低。
4) 提高高爐煤氣熱值。高爐富氧后減少了煤氣中的氮氣,煤氣中有效的CO、H2比例相對增加,煤氣熱值提高。根據生產實踐,高爐富氧后熱風爐普遍反應好燒爐。
5) 有利于冶煉能耗高的鐵種。對于冶煉鑄造鐵、硅鐵等耗熱量大,綜合焦比高的鐵種,高爐富氧可以極大減少能耗,并能提高產量。
3. 中小高爐VPSA制氧應用實例
國內介紹大型高爐富氧噴煤應用的文章較多,但對于VPSA制氧在中小高爐中的應用介紹較少。目前,北大先鋒已經為國內多家鋼鐵企業高爐配套VPSA制氧裝置,下面簡要介紹兩套中小高爐配套VPSA制氧設備的使用情況。
3.1VPSA制氧裝置使用成本
VPSA制氧裝置的基礎建設成本低于傳統深冷制氧裝置,而且使用成本更加低廉。北大先鋒VPSA制氧裝置每立方米純氧電耗約為0.35kWh。
3.2山西某鋼鐵企業1
該企業高爐富氧配套的是一套2400Nm3/h純氧VPSA制氧設備,高爐富氧率約為4%。目前,該套VPSA制氧裝置已經使用2年,一直運行穩定。自從對高爐技術改造使用富氧噴煤后,該企業高爐工況變化明顯,具體情況見表3.1。
表3.1 山西某鋼廠1高爐富氧噴煤數據
|
富氧前 |
富氧后 |
富氧率/(%) |
0 |
4 |
利用系數/(t/m3·d) |
3.655 |
4.202 |
噴煤比/(kg/t) |
120 |
170 |
入爐焦比/(kg/t) |
420 |
350 |
風溫/(℃) |
1200 |
1200 |
從表3.1中可以看出,富氧后高爐利用系數增大約15%,噴煤比增加約41%,入爐焦比減少約17%,風溫一直保持在較高值。此外該企業煤氣發電廠6000kW機組發電量比富氧前增加30%,所增加發電量除了滿足VPSA制氧使用外還富余1000kWh /天。
高爐富氧生產每噸鐵大概需要消耗純氧58m3,增加成本約15元;每噸鐵噴煤增加約50kg,焦炭減少約70kg,節約成本約64元(噴吹煤按750元/t計,冶金焦按1450元/t計)。因此,不計算其他效益,僅此兩項指標每噸生鐵所節約的成本為49元。
3.3山西某鋼鐵企業2
該企業高爐富氧配套的是一套2700Nm3/h純氧VPSA制氧設備,高爐富氧率約為6%。目前,該套VPSA制氧裝置已經穩定運行近1年。在高爐技術改造使用富氧噴煤后,該企業高爐具體情況見表3.2。
表3.2 山西某鋼廠2高爐富氧噴煤數據
|
富氧前 |
富氧后 |
富氧率/(%) |
0 |
6 |
利用系數/(t/m3·d) |
3.861 |
4.430 |
噴煤比/(kg/t) |
122 |
180 |
入爐焦比/(kg/t) |
495 |
420 |
風溫/(℃) |
1110 |
1150 |
從表3.2中可以看出,富氧后高爐利用系數增大約15%,噴煤比增加約47%,入爐焦比減少約15%,風溫提高約40℃。此外該企業煤氣發電廠3000kW機組滿負荷發電,剩余煤氣放空。
高爐富氧生產每噸鐵需要消耗純氧約92m3,增加成本約24元;每噸鐵噴煤增加58kg,焦炭減少75kg,節約成本約65元(噴吹煤按750元/t計,冶金焦按1450元/t計)。不計算其他效益,僅此兩項指標每噸生鐵所節約的成本為41元。
4. 結論
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VPSA制氧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在用氧規模不大的前提下,VPSA制 氧裝置與深冷制氧裝置比具有投資少,開停機方便,使用、維護成本低等優勢。隨著國家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政策的逐步實施,以及鋼鐵行業目前的微得甚于虧損狀 態,傳統高爐高消耗,高排放,高成本,低效益,低環保的狀態已經無法滿足企業及社會發展的需要。對于鋼鐵企業中急需技術改造的中小高爐來說,VPSA制氧經濟性好,工藝簡單,操作方便,無需高技術人才,靈活性大,安全性高,是高爐富氧噴煤的理想選擇。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