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上菜場買菜,攤主提供的塑料袋越來越薄,根本無法重復使用。今天上午,“春令熱線”展開“限塑令”專項執法行動,在本市萬榮路查獲大量國家禁止生產的“超薄型”塑料袋后,又“順藤摸瓜”前往位于金山的生產企業突擊檢查。
記者隨檢查人員來到位于萬榮路的上海欣鋒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只見兩間10多平方米的店鋪里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垃圾袋和塑料袋。來自質檢院的技術人員隨身攜帶測厚儀,先后3次測量一只塑料袋,其厚度分別為0.017、0.006、0.020毫米。“這只塑料袋的厚度不均勻。”技術人員介紹說,按標準檢測取其最低值,這只塑料袋的厚度明顯不達標。
塑料購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超薄型”塑料袋容易破損,大多被隨意丟棄,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國家頒布了限塑令,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市質量技術監督稽查總隊熊信堅科長介紹說。從現場檢查來看,這批塑料袋薄如蟬翼,厚度不達標;包裝袋上也沒有寫明規格、型號和承重量,是國際明令禁止生產的產品。
對此,銷售人員也心知肚明。一名姓李的銷售人員稱,他們的塑料袋主要銷往集貿市場和小飯店。集貿市場攤主追求低成本,塑料袋也越做越薄。現場批發的塑料袋每包60張,銷售價格1元至1.5元。因為太薄,標明“環保產品”的這些塑料袋根本無法多次使用,一般被消費者拎回家就直接進了垃圾桶。事實上,還有一些小飯店和個體攤販使用這樣的塑料袋包裝直接入口的食品,更留下了安全隱患。
而根據國家標準,塑料購物袋的厚度必須大于等于0.025毫米。在顏色方面,直接接觸食品用塑料袋應為本色并標有“食品用”字樣;使用安全方面,塑料袋必須有安全性說明和警告語。
截至記者發稿時,檢查人員已扣押不合格塑料袋近80萬只,隨后趕赴位于金山楓涇的生產企業突擊檢查。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