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中國化工報記者在北京醇基清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采訪時了解到,千噸級低能耗甲醇烴化混合固定床制備高辛烷值穩定輕烴(CMTG)工業化試驗項目技術,近日通過由倪維斗院士任組長的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專家組72小時現場考核。專家組一致認為該試驗裝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為國際首創的創新技術,甲醇原料適應性強,希望加快工業化推廣應用。
據了解,該工業化試驗項目由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醇基清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擔,專利技術由江蘇煤化工程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提供。
專家組認為,該裝置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千噸級低能耗甲醇烴化混合固定床制備高辛烷值穩定輕烴工業化試驗裝置。試驗裝置的創新在于“分子設計”,技術的創新方法在于“混床催化,定向反應”,目標產品品質高、消耗低、排放低、投資省。該技術試驗裝置運行穩定,調控安全可靠。采用該技術生產的液態穩定輕烴產品不含硫、氮和其他重金屬,研究法辛烷值高于95#,既可以作為高附加值化工原料,也可以用作高清潔車用燃料,可以提升交通燃料清潔化并有利于改善大氣環境。
北京醇基清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中國化工報記者,從考核結果看,該裝置甲醇單程轉化率(wt%)達99.98%;液態穩定輕烴(目標產品)選擇性為92.9%;每噸液態穩定輕烴產品的甲醇消耗在2.46噸;產品質量指標優于國Ⅴ汽油標準指標。在72小時考核期內,試驗裝置所產液態烴研究法辛烷值達97.7#。
另據了解,該項目試驗裝置具有投資少、能耗低、排放低、油品收率高的特點。在72小時考核期內,折合噸液態烴產品電耗134千瓦時;正常生產運行過程中,試驗裝置不消耗蒸汽;其工藝廢水中的甲醇含量低于0.1%,經處理回用作為工廠循環水補充水,冷卻循環水實現自給。
根據川金象與江蘇煤化院雙方簽訂的CMTG項目合同,該CMTG工業化試驗裝置于2014年3月正式啟動,試驗裝置主要由反應、換熱、三相分離、返氣循環、輕烴儲存、催化劑再生等系統構成,于2014年4月中旬開工建設,6月中旬基本建成,2014年6月21日實現一次投料試車成功,至今一直穩定運行。目前,川金象司已經在新疆開始建設15萬噸/年產業化裝置,以促進其原有尿素、合成氨等產品實現轉型升級。
標簽:甲醇制高辛烷值輕烴工藝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