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濕度及其在環境控制中的作用
自從進入現代工程設計時代,由于良好的環境帶給人體和產品的益處,廠房,辦公室和家庭中環境的控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有三種基本的環境控制方法:
1 )空氣的質量,清潔和純度, 2 )溫度, 3 )相對濕度。
在上述三個因素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是相對濕度的水平,可能是因為人們對溫度和空氣質量的變化所產生的效果比對相對濕度的變化所產生的效果敏感。
工業生產的自然環境濕度是影響空氣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很多工業產品必須在規定濕度下才能生產出來。同時,適合的相對濕度對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廢品率、防靜電、消除粉塵、凈化空氣和改善環境均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工廠為了保證產品的出廠品質,用戶必須對生產廠房的溫濕度進行嚴格的控制、尤其是濕度。過于干燥的空氣也會造成空氣中粉塵飛揚,一般來說,廠房的溫度控制在 22 ℃ 左右,相對濕度控制在 55 ~ 60%RH 之間,在這種環境下,人們感覺舒適,靜電也消失了、因此,潔凈加濕成為環境控制的必然要求。
靜電危害與防治方法:
靜電是一種常見的帶電現象,在一定條件下兩種不同的物質(其中至少有一種是電解質)相互接觸、摩擦,就可能產生靜電并積聚起來,產生高電壓。若靜電能量以火花形式放出,則可能成為點火源,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必須消除靜電,以避免火災爆炸事故的產生。引起火災爆炸事故。
工廠防靜電基本要求
一、靜電防護的基本原則
1、抑制靜電荷的積聚;
2、迅速、安全、有效地消除已經產生的靜電荷。
二、防靜電工作區場地
1、一般當空氣的相對濕度低于30%時,有利于磨擦產生靜電。防靜電工作區的環境相對濕度以不低于50%為宜。增加作業環境中空氣的相對濕度,在目前傳統產業的治程中亦是常見的靜電危害防治方法。
2、在不對產品造成有害影響前提下,允許使用增濕設備噴灑制劑或水,以增加環境濕度。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