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1月21日,美國商務部發布了對華乘用及輕卡輪胎反傾銷初裁結果,認定中國輸美輪胎產品存在傾銷行為。同時,美國商務部公布了傾銷及補貼合并有效初裁稅率,稅率從30.46%至169.28%。美國商務部在本次裁決中繼續了這兩年來不給予國有企業以分別稅率的政策,使得中策橡膠集團公司等大批企業稅率高達100.2%。美國發布的稅率明顯高于以前預期,高于我國輪胎企業的承受能力。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執行這樣的稅率,對我國輪胎及相關行業將形成巨大打擊。
“我們對美國對我國輪胎行業初裁表示強烈憤慨!”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史一鋒秘書長說,“這是對我國輪胎行業的歧視行為,是一種純粹的貿易保護。尤其是美國無視世貿組織的相關裁決,仍堅持不合理做法,拒絕給予涉案的我國國有企業分別稅率待遇,這對我國國有企業是非常不公平的。實際上我國國有輪胎企業在出口中相對民營及外商更規范,出口產品價格也相對較高。美國對我國輪胎企業征收如此高的關稅,我國半鋼輪胎出口美國幾無可能,這直接影響我國數萬產業工人就業。”
青島泰凱英輪胎有限公司王傳鑄總經理直言:“如此高的稅率,對美國經銷商來說是‘要錢’,對國內大部分輪胎企業而言,簡直就是‘要命’。我國半鋼胎出口美國之路基本堵死。”
據了解,近年來,中國輪胎在產品質量上已經有了很大提高,但同國外輪胎巨頭相比,其品牌知名度仍然不夠,競爭力仍顯不足。有業內人士分析,在國外市場,中國輪胎目前仍然主要依靠價格優勢來競爭。因此,提高關稅對削弱中國輪胎的競爭力最為有效。按美國商務部公布的稅率,就算最低的稅率30.46%,我國半鋼胎出口美國也基本無路。資料顯示,2009年“特保案”期間,美國對中國輪胎實施限制關稅,為期3年,其中,第一年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加征35%關稅,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受此影響,涉案輪胎對美出口量一度下降超過60%,中國對美輪胎總體出口量下降多半。“相比‘特保案’,此次‘雙反’征收的稅率如此之高,且時間相對較長,中國輪胎更難有招架之力。”這位業內人士感嘆道,“如果是這樣,我國輪胎在美國的生路會徹底斷絕,這將是致命一擊。”
根據國家統計局及海關的數據,我國輪胎產量40%出口,出口中50%出口美國。一旦美國出口受阻,輪胎會尋找出路,會去歐洲及其它國家。為了搶占市場,就會開始降價,每家的利潤肯定會越來越薄。更致命的是“雙反”可能會引起連鎖反應,其他國家效仿,那么我國輪胎原出口部分只能在國內市場尋求出路。一位中國橡膠工業人士表示,國內輪胎產能已經明顯過剩,在內銷疲軟的背景下,美國“雙反”的推出,勢必會加速行業洗牌。目前其影響已經顯現。現在我國半鋼胎的開機率普遍較低,好的企業在80%左右,山東大部分企業開機率在60%以下。此次稅率最高的山東永盛輪胎不得不關掉大部分生產線。山東相多當輪胎企業已定下從2月10日左右起開始放春節假。
佳通輪胎公司認為,雖然美國公布稅率佳通輪胎最低,但這一稅率是不合理的,也是企業出口美國難以承受的。佳通公司會評估其影響,調整經營策略。公司已計劃在美國投資建廠,現在當務之急是加快在美國建廠進程。力爭出口美國輪胎就在美國本土生產。
我國還有一些企業同佳通公司持同樣想法,即在國外辦輪胎廠規避關稅,如山東玲瓏輪胎、杭州中策輪胎、賽輪金宇輪胎等,選擇地大多在東南亞地區。我國輪胎國際化進程有加快趨勢。杭州中策在去年下半年后調整投資策略,重點建設泰國工廠。我國輪胎企業選擇東南亞建廠,一方面原因是看好原材料產地優勢,更重要原因是規避貿易摩擦。但在國外辦廠,成本高,投資大,只有像杭州中策這樣的大型企業才有實力。對廣大中小輪胎企業,這條路不好走。
我國半鋼輪胎生產中,內、外資比重是3∶7,外資占據絕對優勢。近年我國半鋼胎發展加速的勢頭,出現了半鋼胎投資熱。美國“雙反”對我國半鋼胎形成嚴重信心打擊。原來準備今年要上項目和擴產的企業紛紛放慢了腳步。一位企業老總說,這可能抑制了上百萬甚至上千萬條中國輪胎新產能的增加,這倒是行業所期望的。但這打擊太過頭,不利于我國半鋼胎民族工業的發展。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