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曉濤6日介紹,2014年我國
裝備制造業出口額達2.1萬億元,占全部產品出口收入的17%,電力、通信、石化、航空等大型成套設備出口呈快速增長勢頭。
王曉濤當日在國新辦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說,我國鐵路
裝備已出口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4年鐵路機車出口額約40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0%。中國企業在境外參與修建的鐵路線路總長超過1萬公里,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區。
核電“走出去”也取得成效。王曉濤說,近期中國和阿根廷簽署了一臺75萬千瓦重水堆核電站的協議。“據我所知,這好像是我們重水堆的第一臺 走出去 。”此外,中國和巴基斯坦核電合作目前已經承建6臺,總裝機容量340萬千瓦,同時我國還與多國進行初期探討。
他說,核電領域要整合國內行業優勢力量,創新對外合作的模式;加快國內相關工程建設,提高核電裝備產品的成熟度和競爭力;開拓重點市場,依托與簽約的政府間、部門間的協議,加強與重點目標國的磋商,為企業開拓市場創造有利的條件。
王曉濤介紹,我國將繼續推動優勢裝備出口,將我國有較強制造能力和技術水平、具備國際競爭優勢、國外有較大市場的裝備
制造業,通過成套設備出口、對外工程承包、對外投資等方式,實現裝備產品、技術、標準全面輸出。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正著手制定推動中國裝備“走出去”的相關指導意見,研究出臺包括金融、財政等方面的支持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