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政策法規 > 正文

地煉企業進口原油有條件放開

作者: 2015年02月27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春節前夕,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關于進口原油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出臺統籌解決地方煉油企業(包括已被中央企業收購的煉廠)原油供應問題的方案,允許符合條件的煉廠在淘汰一定規模落后產能或建設一定規模儲氣

  春節前夕,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關于進口原油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出臺統籌解決地方煉油企業(包括已被中央企業收購的煉廠)原油供應問題的方案,允許符合條件的煉廠在淘汰一定規模落后產能或建設一定規模儲氣設施的前提下使用進口原油。此舉被業內視為國家為地方煉廠發出的新年“大紅包”。

  中國化工報記者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近年來,一方面地煉企業頻頻呼吁放開原油進口,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未經批準擅自新建、擴建煉廠,其中相當一部分屬于規模偏小、技術水平低的落后產能,難以適應煉油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需要,也嚴重影響了煉油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為此,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了統籌方案:將解決地方煉油企業的原油供應問題,與淘汰落后煉油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強化質量、環保、安全及能耗等監管,以及加快天然氣儲氣設施建設結合起來,允許符合條件的煉廠在淘汰一定規模落后產能或建設一定規模儲氣設施的前提下使用進口原油,同時進一步完善市場規則和監管機制。

  《通知》指出,新增用油企業應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必須擁有一套以上單系列加工能力大于200萬噸/年的常減壓裝置;淘汰本企業所有其他常減壓裝置;煉油綜合單耗、能耗、損失率、水耗以及原油庫容規模達到相應標準;成品油品質達標;擁有良好的HSE記錄。企業還可通過投資建設天然氣儲氣庫方式,兌換相應的進口原油使用限額。新增用油企業用油數量依據淘汰自有或兼并重組的落后裝置能力、建設儲氣設施規模的一定比例確定,但上限不超過本企業符合條件的常減壓裝置設計加工能力總和。

  《通知》鼓勵資源引進,對依法履行審批程序、在境外合法投資石油勘探開發項目并取得實際產量的原油加工企業,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使用進口原油。鼓勵原油深加工,裝置配套完善且高附加值化工產品收率高的企業,可優先使用進口原油。鼓勵采用先進污染治理技術,今年底前完成有機廢氣綜合治理且各類污染物排放符合國家標準的企業,可優先使用進口原油。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把新增用油企業納入監管體系,從工藝水平、產品質量、稅收繳納、能源消耗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加以規范,并要求企業在國家認可的征信機構建立信用記錄,如實記載其執行產業政策及守法誠信經營情況。

  對國家有條件放開地煉企業原油進口,不少業內人士指出,地煉企業多年的呼吁終于得到了回應,但進口原油并非是企業盈利的充分條件,而只是多了一種自由應變市場的選擇。目前,在煉油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地煉企業要好好審視各自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發展模式,平衡好煉油產能和進口原油的規模,要加快轉型,但也不能為了盲目爭取進口原油使用權而“一夜暴瘦”,付出過度的代價。

  業界觀點

  政策好更要執行好

  中國石化聯合會副秘書長、產業發展部主任孫偉善:政策的出臺有利于促進地方煉油企業和石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對全行業來說應該是個重大利好。但好事情要辦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政策一出臺,需要使用進口原油的企業肯定會按規定程序申報。資格的審核與現場核查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程,這要求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地煉企業在政策的執行過程中密切配合協調。另外,提醒存在落后產能的地煉企業,應該自覺、嚴格地按照《通知》中的相關細則,盡快淘汰掉落后產能,扎實推進調轉升級工作。 
   
  山東晨曦集團董事長邵仲毅:國家順應地方煉油企業多年的呼吁,有條件放開原油進口限制,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建議國家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化改革,有序放開原油進口,推進原油進口主體多元化;對現有的煉化企業,應根據規模、裝備、質量、環保、安全及能耗等情況,重新科學評定原油使用資質;進一步調整完善燃料油消費稅政策,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發展環境。 
   
  山東金誠石化公司副總經理馬振生:原油進口放開要確保企業的資質過硬,民營企業取得原油許可證怎么操作?我認為應該引入第三方進行權威評估,保證放開后環保水平和產品質量標準只提高不降低。 
   
  山東神馳化工公司總經理牛榮海:政策總體來看是不錯的,但也有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的空間。從我們企業的情況來說,盡管煉油規模不占太大優勢,但我們在資源精深加工和循環經濟方面做得比較有特色,在地煉行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因此,我們認為《通知》提出以單套裝置加工能力大于200萬噸/年為標準一刀切有不 
  盡合理的地方,綜合考慮煉油規模和產業鏈的完整性、資源加工深度、綜合利用水平及整體效率效益才更加科學合理。

  地煉瘦身升級迎契機

  山東利華益集團副總經理魏玉東:這個政策有助于迫使地煉企業完成艱難轉型。對于有理想的地煉企業,這確實是一個瘦身轉型升級的契機。在過去的近十年當中,各地對地煉產業的管理思維一直延續“壓小”的模式,導致地煉在政策風險壓力下加工能力盲目擴大,原料采購和開工率形成畸形障礙,產能浪費嚴重?,F在去除了這個行業普遍的規模壓力,地煉企業就更需要審視各自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發展模式了。 
   
  墾利石化集團董事長滕濱強:有條件地放開地方煉廠的原油進口限制,對我們行業是好事。我公司現有原油一次加工能力530萬噸/年,其中300萬噸/年和230萬噸/年裝置各一套,我們擬淘汰230萬噸的裝置。根據“淘汰設計原油加工能力200萬噸/年以上常減壓裝置的,用油數量限額為實際淘汰裝置加工能力的1.2倍”的規定,我們可每年自主進口原油270萬噸,企業整體實力將藉此進一步提高。 
   
  山東恒源石化集團董事長王有德:單系列設計原油加工能力大于200萬噸/年的要求并不高,目前山東排名前20名的地煉企業年產能都超過了200萬噸。預計將有不少地煉企業就此解決長期卡脖子的原油保供問題,也將促進淘汰、轉產落后產能,行業將加快洗牌。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地煉企業 進口 原油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