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山氣田整體表現為致密-巖性-凝析氣藏,儲、蓋組合配置關系良好,靠近油源,氣層分布受巖性、物性控制,縱向多套,平面變化快,屬于特低孔、特低滲、中小孔、微細喉儲層。”在4月8日至10日召開的東北油氣分公司2015年勘探開發工程年會上,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毛永強一邊對比氣藏連井剖面一邊匯報說。
一年之計在于春,4月的東北地區雖然還處于乍暖還寒的氣候,卻迎來了野外施工的好時節。為了優化部署、加快運行、全面落實生產經營目標,該分公司召開了2015年勘探開發工程年會,28位來自勘探、開發、工程系統的研究人員結合當前形勢匯報了各項工作進展,17位來自油田事業部和兄弟單位的不同專業專家共同“會診把脈”,以存在問題為導向、以提出對策為核心、以攻關方向為思考,全面推進勘探開發工程一體化。
勘探:扎牢資源之根 樹立效益之本
會上,勘探系統的專家骨干作了7個報告,在2014年取得的重大勘探成果基礎上,圍繞長嶺斷陷龍鳳山、梨樹斷陷、松南新區等重點區帶,展開了深入分析,評價潛力、剖析難點、商討對策、研究下一步攻關方向。
“要通過不同類型油氣藏的解剖,尋找成藏規律,才能更好地尋找下一步突破目標”,“要加強地層對比和區域沉積構造演化特征的研究”,西北石油局副總經理竇之林、油田部勘探處副處長全書近等專家們給出了中肯的建議。
資源是東北油氣分公司賴以生存的根基,也是制約發展的瓶頸。只有牢固樹立資源是根的發展思想,強化效益為本的發展思路,激發創新是魂的發展動力,才能不斷儲備優質規模儲量新陣地。
2015年,該公司勘探方面將立足老區,重點評價,實現有效增儲上產;突破三新,穩步探索,尋找優質儲量陣地;準備新區,強化研究,優選有利接替領域。全力以赴打好三場戰役,積極抓好“龍鳳山、伏龍泉”等區塊的評價,打好陣地戰;積極進攻“從子村次洼、達爾罕斷凸帶、社里斷陷、德惠斷陷、中央構造帶、東部斜坡帶”等突破區,打好攻堅戰;積極儲備“白堊系斷陷、侏羅系、遼河西緣、上古生界”等接替區,打好準備戰。
開發:油田開發強基礎 氣田開發強發展
油價持續低迷,直接影響最大的就是開發系統。為了積極應對低油價,開發系統的專家骨干作了11個報告,從天然氣的上產、穩產、挖潛到油田的降成本、控遞減、找儲備,從深化油氣藏認識、重點研究攻關方向到實物工作量的部署、改善開發的措施對策等各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針對北201區塊,要加大沉積相、沉積微相研究,與測井相、地震相結合好”,“要結合一井一策算好經濟賬”,油田部采收率處長王建勇、天然氣處專家張秉銘等專家建議。
面對嚴峻的形勢,只有在油氣產量結構上轉型,在油田開發理念和管理模式上轉型,在實物工作量和研究工作強度上轉型,才能適應新常態,打好“戰寒冬、創效益”的進攻仗。
2015年,該公司開發方面將緊緊圍繞“四上、三穩、五挖潛,兩個控制和一個永不放松”的工作目標穩步推進,全面打造“龍鳳山、松南、伏龍泉、金山”四個具有120億天然氣儲量規模的上產陣地;保持松南氣田營城組與登婁庫組、伏龍泉氣田三個主力氣藏的穩定開發,做到長遠考慮、實時操控;針對梨樹斷陷孤家子、四五家子、后五家戶、八屋、皮家五個老氣田開展深化認識、深入挖潛;在低油價形勢下堅定不移的控制油田投入、控制油田遞減;不論油價高低、持續深化油藏新老區認識不放松,油價越低、研究更強。
開創勘探開發工程技術一體化新局面
2014年,他們不斷強化工程技術管理,完善中深井鉆完井技術體系,配套復雜地層壓裂適用技術,優化采油氣工藝配套技術,優選地面工程工藝技術,提質增效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10位專家骨干從鉆完井提速提效、儲層改造工藝、采油氣工藝、集輸和處理工藝,以及場站、管網運行狀況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
2015年,工程系統將細化工程技術管理,進一步優選區塊工程方案,優化工程設計,配套適用的工藝技術,確保鉆完井工程持續提速提效、壓裂工程繼續增產增效、采油氣工程降本增效、地面工程提升生產時效。
勘探、開發、工程系統專家紛紛表示要破除專業之間的門戶之見,積極推進勘探開發一體化、地質工程一體化和組織管理一體化,共同研究、共同部署、相互印證、相互征求意見,不斷加快生產運行節奏,全面提高工程進度與質量。
會上,工程院院士、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李陽對東北油氣分公司2014年取得的各項成果和2015年的工作部署表示充分肯定和贊同。他要求加強開發基礎工作,針對東北地區儲層薄、類型多、很復雜的特點,細化藏的研究和開發機理研究,合理確定開發方式、部署井位。同時,要加強管理工作,注重節流更要注重開源,不斷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好不同專業之間的緊密結合,在繼承已有成果的基礎上提出創新認識,切實開創勘探開發工程技術一體化新局面。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