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聯冠電極股份有限公司日前發布消息稱,該公司研發出直徑1272mm的高性能碳納米超微材料碳電極,填補了大型礦熱爐用大直徑新型碳電極材料國內空白,并讓大型礦熱爐冶煉污染等難題迎刃而解。
據了解,該項自主研發的大規格碳電極具有優異的物理性能,與一般碳電極相比,其體積密度、抗折強度、抗拉強度分別提高5%~10%。應用該產品,可解決目前大型礦熱爐冶煉過程中出現的折斷、開裂等問題,提高礦熱爐安全性及電極抗氧化性能,從而杜絕環境污染,并使冶煉綜合使用成本下降20%以上。該技術目前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據了解,隨著國家節能減排的日益推進,應用于鐵合金、電石等冶煉行業的自焙電極因其污染大、耗能高被列入淘汰之列。雖然國內一些炭素生產企業已經開發出可替代自焙電極的碳電極新產品,但據國內大型礦熱爐生產企業反映,大型礦熱爐對碳電極的物理性能、環保指標等諸多方面要求十分嚴格,他們不得不依舊依賴進口。
河北聯冠電極公司在廣泛市場調研的基礎上,著力破解大型礦熱爐生產中的技術“瓶頸”,研制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直徑1272mm的碳納米超微材料碳電極。
據公司董事長、碳納米超微材料碳電極課題攻關組長王廣西介紹,他們在國際同行業中率先研發出碳納米超微材料碳電極新工藝,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體積密度,使其抗折強度達到14PMa,比普通碳電極制品提高1倍;通過研發碳電極最佳原料配方,使產品的膨脹系數降至普通碳電極制品的1/2以下。由此,不僅增強了冶煉過程中的抗氧化作用,避免了冶煉當中的掉爐現象和“軟斷”和“硬斷”事故,改善了工作環境,節省了運行費用,還大大提高了冶煉產品的質量。同時,碳納米超微材料碳電極的電阻率低、體積密度高,可使鈦渣冶煉的噸成本比同類產品下降近400元;電阻率比普通碳電極低30%,提高了入爐功率和電熱爐效率,縮短了冶煉時間,節電效果明顯,冶煉1噸鐵合金可比普通碳電極節電15%~20%。
據了解,隨著國家產業轉型升級政策的支持與鼓勵,大規格電極需求將快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國內碳電極年需求量將達到25萬噸。目前,河北聯冠電極股份有限公司已投資3000多萬元建成國際上首條碳納米超微材料碳電極專業生產線。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