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6月試運行

作者: 2015年05月18日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據悉,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將于6月試運行,7月正式運行。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交易中心發展初期,確定的是“一個中心、二種模式、三個產品”的運營架構。也就是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

    據悉,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將于6月試運行,7月正式運行。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交易中心發展初期,確定的是“一個中心、二種模式、三個產品”的運營架構。也就是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運用掛牌(協商)和競價兩種交易模式,對管道天然氣(PNG)、液化天然氣(LNG)以及LNG接收站窗口期三個品種進行交易。
    
    按照官方批復,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交易產品為石油產品(包括但不限于汽油、柴油)、天然氣(包括常規天然氣和非常規天然氣),以及天然氣管輸容量。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于2015年3月4日完成工商注冊,注冊資本為10億元,發起股東為新華社控股的新華中融投資有限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申能、新奧燃氣、北京燃氣、中燃燃氣、港華投資、華能國際等10家,全部以現金出資。其中中融投資有限公司出資3.3億元,持股比例為33%,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各出資1億元,持股比例為10%。
    
    同時,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有關工作接受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及商品現貨交易市場管理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根據規劃,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要成為與美國HenryHub、英國NBP并駕齊驅的亞太地區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和金融中心,提升中國在國際石油天然氣領域定價權和影響力。
    
    據了解,交易中心將采取交易商會員準入制,目前已經運營中的上海石油交易所,相關業務如LNG將直接平移到交易中心。
    
    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一是為爭奪提高國際定價話語權,二是推動石油天然氣市場化改革。
    
    近年來,我國對石油天然氣的需求增長迅速,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的《我國天然氣展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報告,2014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18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4%,其中進口天然氣580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達32.2%。
    
    但是,長期以來,政府對石油天然氣的商品量、價格都實行了較為嚴格的管制,但這不利于統籌利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
    
    比如在進口天然氣談判時,由于國內尚未形成市場價格,只能參照原油價格,或者采取與日本、新加坡市場石油價格掛鉤的做法,在美國出現“頁巖氣革命”,天然氣價格大幅走低的同時,亞洲地區卻依然存在著很高的“亞洲溢價”。
    
    不過,當前我國推進石油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已經具備多方面的有利條件。
    
    首先是市場競爭逐步形成。從上游看,盡管三大石油企業仍居主要地位,但原油及天然氣進口、頁巖氣勘探開采已放開或在逐步放開。從下游看,成品油經營資質已經全部放開,天然氣行業也已形成十余家跨省區的城市燃氣公司、擁有上千家工商業大用戶。
    
    其次是價格逐步放開。原油價格已與國際市場接軌,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聯動,LNG、非常規天然氣、直供用戶天然氣價格已經放開,今年還實現了存量氣和增量氣價格的并軌。
    
    此外,國家能源局已經放開天然氣商品量的指令性計劃,正在積極推動天然氣管道輸送的第三方準入和信息公開。
    
    “建設交易中心,有利于形成多買多賣的競爭性市場體系。”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同時,國家發改委正在加快推進石油天然氣價格改革,也亟需借助交易平臺推動改革進程,承接放開價格后的市場交易,保證改革有序進行。
    
    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氣交易所包括紐約商業交易所、倫敦洲際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東京工業品交易所。上述交易所形成了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英國北海布倫特原油(Brent)、美國亨利中心(HenryHub)、英國國家平衡點(NBP)等主要的國際性石油天然氣價格指數。
    
    目前全球石油天然氣產品貿易價格絕大多數參考各交易所價格指數確定,或通過與指數掛鉤的公式計算確定。
    
    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說,未來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也將開發相應的價格指數,并開發相應的金融衍生品。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