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膠再現低迷態勢
作者: 2015年06月30日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6月以來,盡管海南天膠產區旱情因素一度崛起,但投資者做多信心并未因此受到鼓舞。相反地,隨著人工降雨以及熱帶風暴陸續“惠顧”天膠產區之后,市場關注焦點開始轉移至輪胎行業的成本端(復合膠新規即將實施)以及
6月以來,盡管海南天膠產區旱情因素一度崛起,但投資者做多信心并未因此受到鼓舞。相反地,隨著人工降雨以及熱帶風暴陸續“惠顧”天膠產區之后,市場關注焦點開始轉移至輪胎行業的成本端(復合膠新規即將實施)以及銷售端(美國“雙反”裁定落地)。二者形成“雙殺效應”,引發利空情緒抬頭,導致滬膠主力1509合約持續回落,期價接連失守重要支撐位,再現低迷之態。
成本端:用膠成本抬升加大企業虧損
雖然此前國內輪胎行業對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復合橡膠通用技術規范》存在較高的抵觸情緒,也曾強烈建議有關部門能聽取行業呼聲,做出調整復合膠新標準的舉動,但事實卻是遲遲得不到政策“照顧”。專家預計,復合膠新規實施將無任何變動懸念,輪胎行業面臨新一輪洗牌。對比復合膠新舊標準,最大的區別在于生膠含量由以往的95%—99.5%降至88%。而對輪胎企業來說,新 標復合膠通用性大幅降低,這無形中增加了使用管理的復雜程度和加工能耗。尤其處在今年以來輪胎企業生存環境趨于惡化、利潤產值大幅回落的背景下,政策再添利空無疑是雪上加霜。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1—5月,統計企業輪胎產量下降8.27%,產成品庫存(值)上升11.4%,銷售收入下降14.32%,實現利潤下降32.51%。42家統計企業中,虧損額為4.36億元,增幅達171%,虧損面達23.81%。其中,內資企業虧損額為39051萬元,增幅更是高達199.52%。在產值下降、虧損程度加深的處境下,輪胎企業為求生存,唯有采取壓縮購膠規模,放緩采購頻率,降低天膠原料成本的措施才能保命自救。而國內青島保稅區橡膠庫存自4月底以來所呈現的季節性去庫存節奏,從速度上遠超2013年和2014年同時段,前者為36.4%,而后者分別為9.17%和5.55%。這種顯性庫存非常態速率的下降,再配合4—5月國內進口天膠規模水平,分析認為,外部進口萎縮導致庫存回落占主導成分,同時也恰恰說明國內輪胎企業用膠規模萎縮是庫存和進口雙降的根本原因。
銷售端:天膠需求遭遇內外雙困局面
今年以來,在中國經濟轉入“新常態”模式下,國內終端消費持續偏弱在重卡市場陷落之后,負面效應傳導至上游輪胎行業,令其產成品庫存積壓而開工率下降,從而加重企業虧損程度。由于美國時間6月12日,美國商務部發布了對華乘用車及輕卡車輪胎反傾銷及反補貼終裁結果,認定中國輸美輪胎存在傾銷及補貼行為。可以預見,國內輪胎企業無力改變美國反傾銷稅率的最終實施,下半年輪胎行業還將面臨生存考驗。其實今年以來,國內輪胎行業便主動降低開工率維持低產及謹慎采購原料的策略。
除了外部因素外,國內輪胎銷售終端市場也不樂觀。據了解,由于汽車生產企業產能過剩以及經銷商盲目投資,加之今年前5個月汽車銷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多重因素疊加導致目前國內汽車經銷商集中虧損,并且呈蔓延趨勢。目前經銷商汽車庫存系數自2月以來已連續4個月高于1.5的警戒線水平。截至5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70,環比上升2%,同比上升11%,庫存壓力繼續加大。
綜合來看,在輪胎行業成本端以及銷售端雙重負面因素壓制下,原料采購低迷之態已然傳導至上游天膠價格。考慮到接下來消費端又將迎來淡季,而供給端壓力卻隨之增強,膠價承壓力度可能還會增加。因此,未來滬膠存在繼續下行的空間,市場逢反彈拋空的意愿不會減弱。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