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市場評述 > 正文

淺談售電側開放計量行業的機會與挑戰

作者: 2015年12月15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2015年3月,中發9號文出臺,正式拉開電力體制深化改革的大幕,11月,電改配套文件出臺,電改深化進入實際操作階段,伴隨著電力市場的構建、市場化電價的形成、特別是售電側開放,對計量行業既是機會,更多的也有挑戰

  2015年3月,中發9號文出臺,正式拉開電力體制深化改革的大幕,11月,電改配套文件出臺,電改深化進入實際操作階段,伴隨著電力市場的構建、市場化電價的形成、特別是售電側開放,對計量行業既是機會,更多的也有挑戰,這里做一些粗淺的分析。
  
  電改政策及配套文件的基本內容

    目前已經出臺的電改政策及相關配套文件,主要是中發9號文和6個配套文件,其核心在于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架構,通過核定獨立輸配電價、組建相對獨立的交易機構、培育多元售電主體、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等手段,建立電力行業市場化運行機制,形成政府轉變職能和加強電力監管的有效途徑,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全國電力市場。
  
  電網企業營銷業務的變化

    售電側開放以后,電網企業原有的營銷業務將分為兩個部分,有兩種不同的盈利模式:
  
  基礎服務:即根據政策要求,基于原有的營銷業務體系,向用戶提供報裝、計量、抄表、結算、維修、95598電話等各類供電服務。這類服務是公平無歧視的向所有市場主體開放,受到嚴格的政府監管,其業務成本也需要進行厘清,不能與其他業務混淆。
  
  市場化售電服務:面向市場化競爭的售電服務,從原有的營銷業務體系中分離,并建立“防火墻”,做到獨立法人、財務獨立、場地獨立、人員獨立、信息獨立。市場化的售電業務與基礎服務是嚴格獨立的,并受到政府監管,其監管力度按照“特殊類型售電公司”執行。
  
  原有的電網計量部分變化不大

    原有的電網營銷業務中,計量相關業務的變化不大,主要是兩個部分:
  
  計量裝置安裝、檢定和維護:保持現有電網企業法定授權計量檢定體系,由電網企業負責所有用戶及各類結算關口計量裝置的購置、檢定、安裝、調試、運維業務,有關成本納入輸配電價。但是這部分成本的核定以及發生都會受到嚴格的監管,短中期看對計量行業影響不大。
  
  抄表:由電網企業通過現有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承擔抄表業務,并向相關市場主體提供抄表數據。這部分業務也是電網企業的公共服務部分,包括對第三方的抄表服務也由電網公司負責。
  
  售電市場化以后的機會

    對于計量行業來說,原有的電網業務基本不受太大影響,但是由于電網對智能電表的投資高峰期已過,后續大規模的計量項目可能性減少,既有業務只是計劃輪換和故障更新部分,所以迫切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而售電側開放,市場主體多元化可能會帶來一些新的機會,包括:
  
  擁有配網的售電公司重新構建計量體系:在政策文件中“電網企業是指擁有輸電網、配電網運營權(包括地方電力公司、躉售縣供電公司),承擔其供電營業區保底供電服務的企業”,即除了既有的國網、南網和部分地方電力公司之外,還會有一部分擁有配網運營權,承擔所在供電營業區保底供電服務的售電公司出現,這些公司同樣需要為用戶提供無歧視的報裝、計量、抄表、結算等業務,所以同樣需要構建整套計量體系,對計量裝置和用電采集系統也有相應的需求。
  
  其他市場化售電公司的計量需求:對于不擁有配網運營權的市場化售電公司來說,雖然計量、抄表等業務是委托電網公司開展的,但是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看,由于從電網公司公共數據接口獲得的計量數據,很可能無法滿足售電公司生產和管理的需求,所以維持自有的一套非結算的計量體系也是存在一定的必要性,未來對于用戶來說,一個結算點很可能會有兩塊表計,一塊是電網公司的計量結算表,另一外是售電公司的非結算管理用表計,為售電公司提供相關分析用的管理數據。所以即使是市場化的售電公司,也會對計量和抄表有較為明確的需求。
  
  增值服務對計量設備的需求:由于未來售電側市場化程度的提高,競爭的不斷激烈,售電公司一方面需要更多的計量數據,支撐負荷分析、購電策略分析等高級應用,另一方面也需要顆粒度更小的計量數據,為用戶提供能耗監測等增值服務,這從客觀上大大增加了對計量和采集設備的需求,之前一個用戶可能只有一塊關口表,一套采集裝置,未來用戶側的采集需求可能到低壓出線側,甚至到末端的配電箱/房,乃至到最終的用能設備。而且從采集對象看,除了基本的電能量信息,可能還需要其他電氣量信息,甚至非電量信息。這些都會對計量設備廠商提出更多的需求。
  
  能源互聯網與計量的有機融合:隨著售電市場的開放,能源互聯網也有更多應用的機會,而計量是能源互聯網較為重要的一條主線,隨著能源互聯網的應用,未來計量體系將與其深入融合,各類不同形態的智能表計、智能計量模塊,智能采集模塊將會以各種方式與一次設備進行整合與融合。
  
  售電市場化帶來的挑戰

    對于計量設備廠商來說,售電側市場化并不一定就是機會,個人認為就短中期來看,挑戰甚至會大于機會,主要原因如下:
  
  用戶側計量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增加:對于多數習慣于兩網公司集中采購的大中型計量設備廠家來說,原有的標準化產品比拼價格的競爭模式,可能不太適合與用戶側計量市場,特別是面向市場化售電公司增值服務所需的計量體系和設備,需要重新進行規劃、設計和開發,而在這個領域中已有不少中小規模的計量設備廠商,未來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懂計量”與“懂用戶”之間的矛盾:原有的標準化產品研發制造模式,是產品跟著標準走,至于產品到了用戶那里,如何安裝、如何使用、采集過程如何、采集的數據到哪里去,這些問題是由電網公司高度復雜和標準化的業務體系去保證的,產品廠商可以不去了解其中的復雜業務,但是到了售電公司那里,產品與用戶的業務需求是高度融合的,做產品的必須懂用戶,必須在理解用戶需求的基礎上給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在這方面,標準化的計量產品廠商在研發流程、銷售體系和企業文化方面都需要重新思考。
  
  單體產品與能源管理體系:未來的售電公司一定是一個能源服務公司,為用戶提供綜合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而這時售電公司對計量廠商的要求一定不僅僅是提供計量表計和部分采集系統,而是能夠得到能源管理方面的完整支撐,從單體的計量裝置開始,到采集平臺,到大數據平臺,到應用支撐。所以原有的產品思維要逐步轉向系統思維,這對計量產品廠商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能源互聯網和計量設備之間的層次性關系:再往深了說,計量和能源數據只是能源互聯網體系的一部分,能源互聯網包含了三個維度,一是電力供應鏈維度,包含發輸變配調用等領域;二是電力業務層級維度,包含作業、流程、業務、企業、市場等層級;三是技術實現維度,包含設備、通信、信息模型、功能、業務應用等層級。這三個層級縱橫交織,每個層級又有自己特定的技術和業務內涵,縱向又分不同的應用領域貫穿各個層級,構成了電力系統的能源互聯網理解。未來在售電側智能化和能源互聯網的角度看,計量應該是有機融合到能源互聯網體系中,而不是從計量的角度較為狹隘的去理解能源互聯網,在業務需求、功能定位、產品形態等方面都又較大的不同,所以對計量設備廠商來說也是一次挑戰。
  
  對計量設備廠商來說,電改對傳統電網業務影響不大,但是電網業務本身存在一定的發展限制,所以如何抓住售電側市場化的機會,進行業務拓展是必須的思考。但是業務拓展需要進一步理解售電業務和電力業務,需要有清晰而獨特的頂層認識和規劃,然后進行逐步的落地,應極力避免在戰略決策中“看到機會覺得自己就能做”的盲動,否則容易陷入“鋪攤子”的格局而無法形成有針對性的業務和技術創新,這需要計量設備廠商逐漸改變原有的產品思維,形成系統思維和用戶思維,這才是最難的挑戰。
文章鏈接:中國儀表網 http://www.ybzhan.cn/news/detail/52402.html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