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復雜的大氣污染治理正在對傳統的污染源監測提出挑戰。如今網格化監測系統成為發展趨勢,由于精準、科學,有效提升治理霧霾的工作效率和能力。一些地方政府正在試點購買環保企業提供的網格化監測服務,為其環境監管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持。
近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媒體參觀了大氣污染防治網格化監控預警及決策支持系統(以下簡稱“網格化監測系統”)的監測平臺。隨著操作人員點擊鼠標,大屏幕上顯示出,石家莊市內各空氣質量國控監測點位各項污染物考核數據及其周邊各微型監測站的監測數據,以及歷史數據趨勢評估等。
石家莊市市委書記孫瑞彬指出,網格化監測系統的建設和運行,為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促進治理大氣污染由憑經驗、憑感覺、粗放式向網格化、實時化、精準化轉變,可以減少工作盲目性,有效提升治理霧霾的工作效率和能力。
他同時強調,監測企業要在完善系統硬件建設的同時,盡快研究建立一套能夠充分發揮其作用的運行機制,做到精益求精,確保監測數據收集、傳輸和分析精準、可靠、科學。
傳統監測遇到啥挑戰?
無組織排放沒有進行在線監測,很難獲得準確的城市污染物排放總量數據;國控點監測系統監測點位數量有限;人工網格化監管人力、物力有限
專家指出,目前國內的污染源在線監測僅局限于部分工業污染源有組織排放。對于工地揚塵、機動車尾氣、部分工業生產和餐飲等無組織排放的污染物,沒有進行在線監測,再加上缺乏完整的動態污染源排放清單,很難獲得準確的城市污染物排放總量數據。
業內人士也指出,當前實施的空氣質量國控點監測系統,監測定位數量有限,難以為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提供足夠的數據支撐和治理依據。
國務院辦公廳曾頒發《關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要求各市、縣政府將本行政區域劃分為若干環境監管網格,明確監管責任人,落實監管方案。目前,使用人工監管方式對城市環境進行網格化管理,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人力、物力有限,并且時效性和對突發污染事件的反應、判別存在不足。
專家建議,對城市空氣環境質量狀況及其污染物來源進行全網絡覆蓋實時監測,以彌補人工監管不足,加強環境網格化監管。據相關技術人員介紹,網格化監測系統則更具針對性、系統性。整套系統由感知層、平臺層和應用層3部分組成。其中,感知層由大密度布設的微型監測站組成,監測站監測的數據通過無線網絡傳送到平臺層,進行數據處理和自動修正。
在應用層,可實時顯示各監測點位和整個區域的空氣質量狀況,以及污染物濃度水平,并提供異常報警、區域空氣質量變化趨勢等多種服務業務。
監測點為何如此密集?
在國控點位周邊分別布設8個微型監測站;對城區重點污染源企業、工業集聚區、建筑工地、城區環路等區域進行大密度布設監測站
據介紹,石家莊市網格化監測系統建設分兩期進行,由河北先河環保(300137,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先河環保公司”)承攬。目前,一期已建設完成,建設了200多個點位的監測站。
先河環保公司市場部副部長王春迎介紹說,與政府的合作方式大概有兩種,一種是,由政府負責系統設備投資,企業負責安裝和運營。另一種方式是,企業負責系統設備投資和運營,設備所有權歸先河環保公司,政府購買監測服務。關于服務費用,要根據監測站點位多少、服務范圍,以及后續咨詢服務來確定。
“為了準確查找污染源、實時掌握整個區域大氣質量變化情況,網格化監測系統在市內各空氣質量國控點、重點區域、重點工業企業、道路交通、建筑工地等點位周邊進行大密度網格化布設微型監測站,爭取將監控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污染源。”王春迎告訴記者。
媒體近日實地考查了石家莊市銀湖城1標段建筑工地、地鐵1號線長城橋站建設工地、靶場小吃街和世紀公園空氣質量國控點周邊的微型監測站點。其中,銀湖城1標段建筑工地、地鐵1號線長城橋站建設工地分別在工地東西南北4個方向,各安放一個微型監測儀。
世紀公園空氣質量國控點周邊布設了8個微型監測站,用于監測影響城市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源。王春迎表示,對國控點位周邊污染物來源進行實時監測,結合氣象數據,判別影響國控點環境質量的原因。由于PM2.5及O3的形成機理復雜多變,需要結合多種參數分析判別污染物的來源方向和污染物類型。所以,對于國控點周邊點位進行大密度布設監測站,以便獲得更多監測數據。
王春迎介紹說,由于城區周邊較大的排放源也對空氣質量產生影響,需要對整個城區的重點污染源企業、工業集聚區、建筑工地、城區環路和主干道、交通路口等區域進行大密度布設監測站,實時掌握污染物排放水平并進行有效控制。
同時,考慮到大氣的污染傳輸,在各區、縣之間的大氣污染輸入、輸出通道上建立邊界站,用于大氣污染傳輸擴散研究,判斷大氣污染輸送來源;并按照“城市1公里、鄉鎮2公里”的布點方式進行補充布點,實現整個區域的網格化布點監控。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表示,網格化監測系統,可以幫助實現實時全網覆蓋監測,由此有助于形成新的環境監管格局。
大數據支持風險預測
反映整個區域的空氣質量動態變化;發現污染源異常排放行為,進行報警;實現更精準環境預報;為政府制定長期減排政策措施提供依據“網格化監測系統除了能夠實時顯示監測數據外,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挖掘各類環境數據之間的關系,并結合氣象數據、地理信息數據,還可提供空氣環境質量監管、風險預測、污染治理和環境治理評估等多項服務。”先河環保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尚永昌介紹說。
尚永昌表示,網格化監測系統,在微觀上,可實時監測污染源(如工地、工廠等)污染物的排放情況及其對周邊區域的擴散影響;在宏觀上,可反映出整個區域的空氣質量的動態變化。“根據動態變化,可快速找到區域中某一時刻的超標點位,及時發現偷排偷放等異常事件。”他說。
王春迎說,有一次系統顯示,石家莊某建筑工地點位監測站的PM10數據異常偏高,經環保部門排查發現,工地正在進行局部拆遷,而未采取任何防護措施,導致數據異常偏高。。
王春迎表示,網格化監測系統還可分析、甄別影響區域內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對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源(如工地、工廠、鍋爐等)進行靶向性治理,提高環境監管及治理的有效性。
“系統一旦發現污染源異常排放行為,會將異常報警信息自動通過電腦web端、手機APP端或微信平臺,傳送到相關責任單位,監管部門可快速鎖定污染源并采取處理措施,并對處理效果進行實時監控。”她說。
據了解,這套監測系統,還可綜合反映企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政府可以據此對企業生產進行綜合調控,錯峰生產,以減少污染物集中排放對環境容量的影響和沖擊。
尚永昌強調,由于小型顆粒物監測儀和小型五參數空氣質量監測儀是使用國標方法進行監測,其監測數據可以作為政府相關部門的執法依據。
王春迎介紹說,隨著監測數據的逐步積累,專業技術人員可利用專業的大數據分析工具,實現更精準的環境預警預報,為政府應對重污染天氣提供決策支持。并可對大氣污染排放及治理效果進行評價,評估各污染源對大氣污染的貢獻率,為政府制定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等長期減排政策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