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和首鋼集團等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大中型海水淡化產業化技術研發及應用——5萬噸/天水電聯產與熱膜耦合研發及示范研究,日前在京啟動。
“由于現有技術的局限性,海水淡化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濃鹽水無法得到進一步利用,不僅浪費寶貴的海洋資源,而且可能引起新的環境污染,特別是對環渤海半封閉海域生態環境的影響尤為突出。”華東理工大學鹽湖中心負責人于建國介紹說。
據了解,在該項目中,鹽湖中心將負責海水淡化濃鹽水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及工程示范建設工作。中心將采用化學法和膜法綜合工藝,對濃海水中鈣、鎂等關鍵硬度元素進行高效分離,制備高附加值無機功能材料;經過二次淡化大幅提升淡水回收率,深度濃縮海水,制備液體鹽原料,供給純堿工業;通過中試研究和技術集成,形成淡水、液體鹽、鎂基系列產品(工業氫氧化鎂、阻燃劑氫氧化鎂、碳酸鎂、水滑石等)、溴素及碳酸鈣等有價元素整體利用系統,實現零排放。
按照進度,首鋼集團京唐公司將在2017年建設完成8.5萬噸/日熱膜耦合海水淡化工程,屆時1.2萬噸/天海水淡化濃鹽水綜合利用示范工程也將建成投產。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