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煤化工產業,一度被認為是化解煤炭過剩、實現煤炭資源高效清潔利用的重要途徑。曾備受資本熱捧的現代煤化工如今卻面臨著如此窘境:前有低價油,后有頁巖氣;上有日趨嚴格的環保政策,下有難見起色的市場需求。煤化工項目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排放等問題也讓其備受爭議。
近期,不少地方在“十三五”規劃中對現代煤化工的定位,也開始變得謹慎起來。那么,“十三五”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前景如何?面臨著哪些挑戰?究竟該如何實現突圍?
現代煤化工產業未來發展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中國化工報援引中國化學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汪壽建稱,當前現代煤化工產業所面臨的挑戰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煤化工規劃布局制約問題。“十三五”期間,國家對現代煤化工項目的布局有嚴格的要求,要優先布局在有煤炭資源的開發區和重點開發區,優先選擇在水資源相對豐富、環境容量較好的地區進行布局,并符合環境保護規劃;對沒有環境容量的地區布局現代煤化工項目,要先期開展經濟結構調整、煤炭消費等量或減量替代等措施騰出環境容量,并采用先進工藝技術和污染控制技術,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是水資源利用瓶頸問題。我國煤炭資源和水資源分布不匹配。主要煤炭產地和煤化工項目基地多分布在水資源相對匱乏、環境相對脆弱的地區。由于煤化工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主要用于工藝蒸汽用水獲取氫源、循環冷卻水蒸發或跑冒滴漏損失需要系統補充水、除鹽水補充水及生活用水等。同時產生大量廢水,對環境產生巨大威脅。
三是環境排放污染問題。此前,我國現代煤化工由于廢水不達標排放,或者排放標準過低,出現了一些“三廢”排放污染環境、污染水源和沙漠的事件。目前高濃鹽水和有機廢水的處理回收技術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也是產業發展不容回避的問題,如何綜合利用如捕集、驅油和埋存,相關問題還有待于探索和完善。
四是產品同質化問題。現代煤化工產業起步時間短、研發時間不長,加上投入資源有限,核心裝備技術又不能完全掌握,導致煤化工的中間產品雷同現象比較嚴重。產業鏈也做不長,不少終端產品是低附加值產品,比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產業競爭力不強。若不走差異化的發展道路,現代煤化工產業還將形成新一輪的產能過剩。
五是低價油氣沖擊經濟性問題。在高油氣價格的前提下,現代煤化工的競爭力毋庸置疑。但是到了低油氣價階段,如油價在每桶60美元、50美元以下的時候,煤化工成本優勢遇到了極大的挑戰。如何采取應對措施扶持政策,是行業和有關部門必須考慮的問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十三五”現代煤化工面臨的諸多挑戰中,首當其沖的便是油價問題。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當前的形勢下,技術創新依然是現代煤化工行業實現困境突圍的重要途徑。業內專家認為,在示范階段,應在煤炭分質高效利用、資源能源耦合利用、污染控制技術等方面承擔環保示范任務,并提出示范技術達不到預期效果的應對措施;同時嚴格限制將加工工藝、污染防治技術或綜合利用技術尚不成熟的高含鋁、砷、氟、油及其他稀有元素的煤種作為原料煤和燃料煤。
標簽:煤化工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