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業升級風口上,溫企該如何對接“中國制造2025”——
隨著“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啟動實施,一場以“邁向中高端”為目標的產業升級正在推進。
作為傳統制造業大市的溫州,該如何重構在產業變革中的新角色?在“中國制造2025”的宏大戰略中,溫州又將如何打造“溫州制造2025”?日前,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短板如何補齊?
打造高端裝備制造業
在“中國制造2025”整體布局中,裝備制造業肩負了重大責任。
近年來,我市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實現了不少突破。在新近公布的2016浙江省裝備制造業首臺(套)名單和浙江省優秀工業新產品(新技術)名單,我市五洲閥門的長輸管道智能控制焊接球閥等6個裝備制造產品獲認定,涉及電氣、泵閥、汽配、新材料等行業,被認定的新產品數量比往年有大幅增加。
即便如此,我市裝備制造業整體發展局面仍舊顯得落后。當很多人提起溫州制造業,“低小散”的小商品印象揮之不去。市經信委技術進步與裝備處處長胡華對此深有體會,“盡管溫州本身工業制造實力還在,但就裝備軟件、裝備電子、技術工業等領域而言,仍是短板所在,而這恰恰是當下工業經濟中最具活力的行業。”
眼下,我市正在起草智能制造三年行動計劃,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指向就是,以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為手段,引導企業自主開發智能裝備,來彌補這塊短板。
而這塊短板所蘊藏著商機,也日益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動力。作為電氣行業的龍頭企業,浙江天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一直把裝備制造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作為公司利潤新增長點來打造。近年來,該公司省級新產品新技術研發數達87項,新產品創造的利潤就占公司利潤總額的一半。
在當下的溫州,浙江創意園、東甌智庫、智慧谷、國智9號創意街區產業園……這些由老工業區、閑置廠房倉庫改造成的時尚潮流地,正聚集起一批批工業設計公司,借助設計的力量,他們將曾經以價取勝的溫州制造變得越來越時尚和高端。
區域優勢如何再造?
塊狀經濟嫁接新科技
一直以來,遍布溫州城鄉的塊狀區域經濟,分工細致,相互協作,源源不斷地對外輸出日益長大的“溫州制造”,讓物廉價美的溫州制造名揚一時。
“互聯網時代,原料的采購、產品的生產、物流的配送,甚至售后服務都不再受到空間的制約,溫州產品的價格優勢不再。”長期關注溫州經濟發展的溫大商學院院長胡振華博士認為,塊狀經濟依然是當下溫州工業的支柱,新形勢能否嫁接新科技,決定著溫州經濟轉型的成敗。
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工程。這幾年,我市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在勞動密集型的塊狀產業中全面推進“機器換人”,來提升制造能力、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以此抵消要素制約下不斷縮水的制造利潤。
電氣產業集群是我市一個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如今在樂清的一些工廠里,機器替代了一些重復簡單的人工操作。通過機器換人,企業促進技術創新、工藝創新、管理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去年,樂清市電氣行業全部工業總產值實現1030億元,成為溫臺地區率先達到千億級規模的產業集群。
事實上,針對塊狀產業經濟過多依賴低端產業和中小企業的狀況,我市通過“四換三名”工程,即加快騰籠換鳥、機器換人、空間換地、電商換市的“四換”和大力培育名企、名品、名家的“三名”,重塑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近年來相繼建設國家火炬計劃特種閥門產業基地、電子商務與信息軟件園,建成國家級創業服務中心、留學人員創業園和溫州科技城核心區。目前全市已經認定兩批共71家市級特色產業科技園,覆蓋全市80%的鄉鎮。
正如危機一詞所標示的,任何“危”情之下,同樣面臨著機遇。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認為,對接中國制造2025,我市將通過“網絡經濟+創業創新+溫州制造2025”的路徑來提升塊狀經濟的智造能力,這對溫州來說是一條必須要探索的砥礪之路。
“軟實力”從何提高?
不僅賣產品更要賣品牌
十幾前年,在一家為國際大牌代工的溫州鞋廠里,打工女孩把一個大牌的經典標識縫在一雙鞋的鞋幫上,這雙鞋在美國沃爾瑪的價格是100多美元,這個工廠的老板能從每雙鞋中獲利15元,而這也是女工一天的收入。
其實,很多溫州人并不知情,那些國人競相追逐的時尚大牌、名品,許多就是溫州制造。據市服裝商會會長鄭晨愛透露,像阿瑪尼、杰尼亞、范思哲、古馳、SARAR、瑪莎、夢特嬌、狄亞諾、卡爾丹頓等均與溫州服裝企業實現合作。世界頂尖的服裝十大國際品牌中,已經有5個品牌在溫州服裝企業里加工。
一個尷尬的現實是,溫州生產了全國10%的服裝和20%的皮鞋,但其中多數是貼牌加工,真正創品牌的企業卻不足百家。在國際高端服裝品牌領域,溫州品牌幾乎“失語”。
“重制造,輕流通”帶來的品牌知名度不高,曾讓不少溫州企業嘗到“替他人做嫁衣裳”的無奈。銀泰百貨世貿店企劃部經理盧亦杼舉例說,前幾年賣得很好的丹麥知名女裝ONLY,曾經在銀泰不用促銷就能一月賣到100萬元,而本地一款女裝的設計和面料并不遜于ONLY,但月銷售額僅為其1/5。
事實上,經過30多年的努力,我市工業根基雄厚,也培育出了一批在全國都能夠叫得響的品牌。如正泰、奧康、報喜鳥、森馬等知名品牌,它們不惜一擲千金,把品牌宣傳的舞臺和訂貨會搬到全國各地,品牌知名度也在不斷提升。
“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再到客戶體驗,是一個完整的產品提供過程,每個環節都決定了企業的品牌形象和產品的成功銷售。”胡振華認為,在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質量品牌戰略是重要一環,溫州制造要想提升實力,必須要讓更多的產品彰顯高端和品質,只有把產品做到消費者心里去,才是品牌樹立的開始。(溫州日報記者 李中)
標簽:中國制造2025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