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藝成熟、污染可控、運行穩定,垃圾焚燒技術國際通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但與此同時,質疑與反對聲絡繹不絕,尤其當全國個別地方的垃圾焚燒廠曝出問題后,市民心有余悸,新建垃圾焚燒項目常遭“鄰避效應”。不管垃圾焚燒廠建或不建,日趨增長的垃圾就在那里,終歸,它們是需要被處理掉的。垃圾焚燒所產生的二?f英等危害是否被妖魔化?面對垃圾圍城的嚴峻現實,深圳在大力推進垃圾焚燒項目建設同時,如何化“鄰避”為“親鄰”,更好前行?帶著諸多疑惑,近期,記者走訪了深圳市城管局、深圳垃圾焚燒企業以及業諸多內專家,企業的委屈,政府的壓力似乎在垃圾焚燒廠這個充滿輿論交鋒的場所中,相互無奈。
焚燒與否?
一場無休止的口舌戰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因成熟的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技術,使得焚燒處理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但近年來,隨著垃圾焚燒廠越建越多,環境管理政策強化,公眾認知度和參與度的提高,社會形成兩派意見。許多支持垃圾焚燒的專家認為,我國人口聚集度越來越高,土地資源也日趨緊張,生活垃圾產量大,尤其是在特大城市,垃圾焚燒是解決城市“垃圾圍城”的主要出路。且從技術角度考慮,若規范建設和運行焚燒廠,能夠保障環境質量。應該強調的是,目前全國范圍內垃圾焚燒廠曝出的問題的根源不在于技術,而是運營和管理的不到位,直接影響污染指標的控制程度。在高標準建設垃圾焚燒廠后,完全可消除焚燒廠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國家環保局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專家組成員趙章元為代表的“反焚燒派”則認為焚燒不是一種最好的、科學的垃圾處理方法,不管焚燒排放控制多好,二?f英總會有,即使是按照歐盟標準0.1納克(10的-9次方克)排放,其累積效應都很可怕。而且我國部分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存在標準較低、運營不善、監管缺位、污染超標等問題。與此同時,公眾對二?f英等物質“談虎色變”,產生“鄰避效應”——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現象凸顯。
對此,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程師徐海云表示,很多人其實忽略了大量生活垃圾露天焚燒和填埋場自燃向大氣中排放的二?f英,而將這部分視同“零排放”,從而誤認為發展垃圾焚燒發電就會制造二?f英污染。國外的研究亦表明,1噸垃圾露天焚燒或在填埋場自燃排放的二?f英,是同量垃圾經過現代化焚燒排放的二?f英幾千倍。來自德國的研究顯示,當垃圾被運往焚燒廠時,二?f英單位含量就已達50納克,生活垃圾經過焚燒后,垃圾中原有二?f英得到分解,向空氣排放的二?f英只相當于原有含量的1%。因此,發展現代化的垃圾焚燒發電,實際上是削減二?f英排放的措施。
深圳市能源環保有限公司總經理、住建部環境衛生工程技術中心專家委員李倬舸也表達了他的見解。他指出,公眾無需對二?f英等物質“談虎色變”,有研究表明,若保持焚燒爐內溫度大于850℃,并控制煙氣在爐內停留2秒以上,即可使二?f英得到分解。
建或不建?
曲折的垃圾焚燒之路
深圳建設垃圾焚燒廠之路,曲折且光明。
深圳的垃圾焚燒發電起步較早,市政環衛綜合處理廠建成于1988年,是我國第一座垃圾焚燒發電廠。
深圳也是較早實施垃圾焚燒發電設施市場化的城市之一,以企業為主體的多元化投資格局初步形成,其中深圳能源集團下屬深圳市能源環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能環?!?成立于1997年,目前已發展成全國規模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專業化企業之一。該公司引進比利時西格斯(SEGHERS)公司先進的垃圾焚燒爐和煙氣凈化系統整套專有技術,組建了垃圾焚燒技術設計研究所,并以南山、寶安老虎坑垃圾發電廠為依托,實現了設備設計和制造的全面國產化。目前,該公司垃圾焚燒處理量占全市垃圾焚燒處理總量的63%。值得業內學習的是,2015年,深能環保進一步把旗下的寶安區老虎坑垃圾發電廠二期工程創造的垃圾焚燒爐單爐,連續穩定長周期運行世界紀錄和榮獲中國垃圾焚燒處理行業34年來首個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的成功經驗發揚光大,力推垃圾焚燒處理行業的產業升級,希冀運用高科技和嚴格的工程質量管理解決更多城市的環境問題。2015年8月,深能環保主編的行業標準《生活垃圾焚燒廠檢修規程》經住建部批準發布,自2016年5月1日起實施;主編的《廣東省生活垃圾焚燒廠運營管理規范》于2015年7月通過省廳技術審查會審查;同時,公司“垃圾焚燒廠運行安全與技術保障技術研究”項目被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正在組織實施。
其中,老虎坑垃圾發電廠二期工程是在2009年開始進行環評工作的,那一年全國各地反對垃圾焚燒項目的呼聲一片:江蘇吳江平望鎮數千居民聚集點火,強烈反對當地建設垃圾焚燒項目并將之推翻,廣州番禺垃圾焚燒項目被民意阻止。而該電廠二期工程卻成為當年南山垃圾焚燒發電廠污染排放物24小時實時數據監控室唯一通過環評的垃圾焚燒項目,周邊居民對該工程大都投了贊成票。
而如今,隨著深圳日常生活垃圾的逐年增長,原有的垃圾焚燒廠已不能滿足垃圾處理需要。深圳市人居環境委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深圳的垃圾每年以8%的速度增長,2015年底深圳每日生活垃圾處置量約達到1.78萬噸,深圳現有垃圾處理設施11座,其中有5座垃圾焚燒廠。根據現有垃圾量的未來增長趨勢,2020年時垃圾處理缺口將達到1萬噸,目前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均超負荷運行,所以現在急需擴建垃圾處理廠,不然深圳“垃圾圍城”的現象將會令人擔憂。根據《深圳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近期建設補充規劃(2015-2020)》,為保障全市產生的所有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妥善處理,實現并保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的目標,初步建成可持續的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體系,將在全市新建三座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分別為東部環保電廠、老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三期工程、南山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工程,總設計處理能力為10300噸/日。此外,規劃對老虎坑垃圾焚燒場一期、二期工程,平湖垃圾焚燒廠、南山垃圾焚燒廠、鹽田垃圾焚燒廠予以保留,對龍崗中心城垃圾焚燒廠予以取消。規劃期末全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將達到17425噸舊,可以保障焚燒處理率達到100%的目標。待規劃新建的3座焚燒處理設施建成投產后,現有下坪、老虎坑等衛生填埋場內填埋原生垃圾的規模將大幅下降,周邊環境將得到改善。
日益增長的垃圾需要更多設施來處理,而深圳垃圾焚燒廠的擴建卻遭到了民眾的強烈抵制。據深能環保的工作人員介紹,東部龍崗垃圾焚燒發電廠在2014年底進行環評公示時,市民反對意見特別大。南山二期垃圾焚燒發電廠選址過程中,也有不少居民到已運行的一期焚燒廠門口抗議示威。
深圳市城管局有關領導毫不避諱地說,可以預見,此次深圳新建垃圾焚燒廠,也會遇到多種多樣的難題。在此次深圳新建3座垃圾焚燒廠的過程中,將耐心傾聽專家和市民的質疑之聲,吸取教訓,及早發現異常,并在建設過程中充分予以考慮,避免問題再次出現?!拔覀儜浞峙c老百姓溝通,考慮他們的需求,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該負責人坦陳。
深能環保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對政府的態度是充滿信心的”,在宣傳方面,他們希望政府能多做些工作。
標簽:垃圾焚燒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