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全面調研浙江省制革和電鍍行業重金屬鉻污染現狀、清潔生產工藝、污染治理技術、鉻泥回收及處置技術,分析了清潔生產工藝、污染治理技術、鉻泥回收及處置技術的優缺點及適用性,提出了實施源頭控制、嚴格實施污染治理措施、積極探索鉻回收技術的全過程治理對策和政策保障措施,該綜合治理對策在浙江省內得到了推廣應用,可為其他地區提供鉻污染治理經驗。
楊斌(1963-),內蒙古包頭人,在職研究生,高級工程師,院長,主要從事環境管理工作。
近年來,我國涉及重金屬污染的事件頻發,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威脅。浙江省是制革和電鍍大省,重金屬排放源多、面廣、量大,污染治理難度大。根據《浙江省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規劃(2010—2015年)》,鉻的排放總量占浙江省工業重金屬排放總量的95.02%;鉻主要來自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加工和皮革及其制品業兩大行業,這兩大行業鉻排放比重占鉻排放總量的98.97%,可以看出,對制革和電鍍行業進行鉻污染防治是實現浙江省重金屬污染減排的重要手段。同時,隨著《電鍍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1900—2008)、《制革及毛皮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0486—2013)的頒布,現有大部分制革及電鍍企業都無法滿足新的環保要求,迫切需要進行整治提升。
1 浙江省鉻污染現狀分析
1.1浙江省重金屬鉻排放現狀
截至2011年,浙江省共有79個縣市區涉及重金屬鉻排放,廢水中有鉻產生的企業共1320家,全省廢水中鉻排放量為20338.52kg。
從各設區市的2011年重金屬鉻排放情況來看,溫州的鉻排放量全省最高,排放量為5024.14kg,占全省總排放量的24.70%;嘉興的鉻排放量為4680.29kg,占全省總排放量的23.01%,列第二位;寧波、杭州、金華分列3-5位。舟山的鉻排放量全省最少,為18.22kg,僅占總排放量的0.09%。
從浙江省各地市重金屬鉻排放強度來看,全省的平均鉻排放強度為62.29kg/億元。寧波的鉻排放強度最高,為101.48kg/億元,為全省平均值的1.63倍;其次為杭州,排放強度為78.33kg/億元;此外,金華和溫州的排放強度也超過了全省平均值,分別為67.89kg/億元和67.74kg/億元。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