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湖北昌市夷陵區環衛市場化的發展歷程,從2007年開始,在城市管理方面推行市場化運作,調動社會資源向社會提供環衛服務。經過七年的市場化進程,相對于傳統的壟斷作業的方式,呈現出顯著優越性。此次調研活動,針對目前發展中所呈現的一系列問題,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并總結出一套適合我區環衛作業市場化發展的推行模式。
城市環境衛生是公共衛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關系到城市經濟社會的快速持續發展和居民的身體健康。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環衛負擔也隨之加重,環衛部門出現資金短缺、效率低下、管理困難、服務不到位等問題。2002年,國家計委、建設部、環??偩殖雠_《關于推進城市污水、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的意見》,引入新公共管理學行政模式,環衛市場化的趨勢和框架基本確定,市場化運作也由此成為環衛體制改革的必須之路。
一、對環衛作業市場化改革的現狀分析
早在2007年,夷陵區環衛處主動在城市管理方面推陳出新,積極探索,開始推行市場化運作,調動社會資源向社會提供環衛服務。在“三個統一”,即 “統一市場準入,特許經營;統一服務質量,有序競爭;統一作業管理,加快發展”的前提下,先后將小溪塔城區背街小巷42萬平方米的清掃保潔作業推向市場,發包給宜昌美城清潔服務公司。隨后又將城區和城郊8個農貿市場2.5萬平方米的清掃保潔發包給了宜昌達美清掃服務有限公司。城區背街小巷和城郊結合部環境臟亂差,是多年來的環衛管理難題,自從有了專門的公司負責,環境衛生服務水平大大提高。截止到目前,城區已有5家環衛公司負責大街小巷、農貿市場、長江市場、丁家壩、發展大道、經濟開發區、東城試驗區等區域的清掃保潔,總作業面積達139.9萬平方米,清掃保潔市場化率達60.8%。大環衛的發展,為夷陵區創建文明城市和全省城鄉統籌示范區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保障。全區11個鄉鎮目前也建立起環衛市場化的考核機制,美麗鄉村每月檢查一次,實現了鄉鎮村環境統籌發展的良性循環之路。
二、環衛作業市場化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夷陵區環衛處經過七年的市場化進程,積累了不少經驗,相對于傳統的壟斷作業的方式,呈現出顯著優越性。然而,發展之初帶來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一)逐步解決環衛作業市場化面臨的突出問題
資金投入是否滿足需求。加大資金投入,是市場化推進的重要基礎。環衛工作是一項公益性事業,與其它企業改革不同,只能靠政府增加投入和科學管理來提高城市環境效益及社會效益。如果只是簡單地考慮減人、縮編和緩解財政壓力,必然導致公益事業單位服務能力、服務范圍、服務質量的下降和萎縮。
規章制度是否完善規范。建立健全配套的規章制度,是市場化推進的重要保障。按照環衛公益性特點,市場化推進必須考慮的制度問題主要在準入和監管兩個方面,包括環衛市場準入制度、招標投標制度、運作方法、合同規范、質量標準、經費測算、考評機制、監管制度等。
城區環境是否明顯提升。地區環境衛生的不斷改善,是市場化推進的主要動力。按照“潔、綠、亮、美、靜、暢”的總體要求,市場化作業能否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二)逐步解決企業單位存在的矛盾問題
第一,退休職工醫療保險不到位?!秶鴦赵宏P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第六部分明確規定,退休職工個人不繳納醫療保險費外,還規定了在單位繳費劃人個人賬戶的金額和個人負擔醫療費用的比例給予照顧,但企業單位為了減省資金往往讓職工提前離職。
第二,專業能力普遍不高。環衛管理知識(國內外環衛管理模式、環衛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技術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專業技術能力、崗位技能等相對缺乏。
第三,應急突發處理能力不強。環衛行業的突發事件包括自然災害(暴雨、大雪、高溫、大雪)、事故災難(交通事故、中毒、遺撒、環衛設備損壞、公廁設施損壞)兩大類,企業單位缺乏相應的應急預案,責任意識有待加強。
第四,企業單位追求利益最大化,招工相對較少,使環衛工人勞動量增加。工人因勞動強度大報酬低,不愿意長期從事環衛工作,使企業單位環衛人員缺乏,最終導致環衛市場難以健康發展。
第五,作業質量相對較差。企業單位環衛工人較少,清掃任務重,對作業質量要求較低,相對環衛處直管區域較差。
第六,企業單位工人待遇得不到改善。市場化作業是在按量計酬、以質論價、多勞多得、獎優罰劣的分配機制下運行的,但工人加班費、津貼、節假日及醫療保險均沒能很好的落實。
標簽:環衛作業市場化改革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