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北省將全面提升大氣污染防控能力,進一步強化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源治理,降低污染排放強度,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常態化、制度化,為全省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日前,河北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根據河北省環保廳提供的材料顯示,2016年,河北全省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在2015年基礎上下降6%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減少2%,煙粉塵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有效減少,實現全省空氣質量總體改善。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河北省正大力實施“割尾巴”工程,加強多源防控。工業污染治理上,繼續開展鋼鐵、水泥、電力、玻璃四大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河北省的做法得到國家肯定,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進行推廣。
“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方式粗放,煤炭消費占比高,散燒直排問題突出,是霧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河北省發改委新聞中心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河北省能源消費“一煤獨大”特征明顯,在加大壓煤力度情況下,實現了總量和比重“雙降”,但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比重仍高達87%左右,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0個百分點左右,消費總量居全國第四位。
優化能源結構
保障防治目標實現
粗放型能源消費必然會增加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費總量指標約束倒逼能源消費方式轉變,推動能源消費清潔、高效、循環、低碳發展,對大氣污染防治有積極影響。在此背景下,河北省如何優化能源結構,保障河北大氣污染防治目標的實現?
記者從河北省環保廳獲悉,2016年,河北省將繼續深化能源和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煤炭減量,較2015年減少煤炭消費500萬噸。強化煤炭清潔利用,推廣潔凈型煤1300萬噸。改造燃煤工業鍋爐5614臺、17790蒸噸。發展熱電聯產,設區市居住建筑供熱計量收費比例達到55%以上。發展使用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保障天然氣供應,推進農村能源清潔開發利用工程。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壓減生鐵產能1000萬噸、粗鋼產能800萬噸、水泥產能150萬噸、平板玻璃產能600萬重量箱。
河北省除了“治霾重點”措施外,還開展了四個領域污染整治專項行動:散煤污染整治、焦化行業污染整治、露天礦山污染深度整治、道路車輛污染整治等。
河北省各地市推動各項舉措的同時,河北省持續深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完善北京、天津與廊坊、保定、唐山、滄州“4+2”結對合作機制。推進區域內重點行業排放標準統一,完善區域空氣重污染預警會商和應急聯動長效機制,開展聯動執法,共同做好國家重大活動空氣質量保障。
記者了解到,2015年,河北省圍繞“控煤”殲滅戰,實施燃煤機組超低排放升級改造、關停取締實心粘土磚瓦窯和“拔煙囪”三大專項行動,全年共完成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252臺;關停取締實心粘土磚瓦窯2780座;拆除廢棄煙囪351根,淘汰建成區燃煤鍋爐3829臺、11958蒸噸。2015年實現全省削減煤炭消費500萬噸以上。深入推進“6643”工程,壓減煉鐵產能609萬噸、煉鋼產能751萬噸、水泥產能625萬噸、平板玻璃產能443萬重量箱。火電、鋼鐵、水泥、平板玻璃四大行業減排項目均已發揮減排效益;鋼鐵、水泥、化工、石化等重點行業全部完成清潔生產審核。
根據《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河北省2017年煤炭消費比2012年凈削減4000萬噸的減煤目標。清潔能源替代方面,制定實施全省《燃煤治理和清潔能源替代實施方案》和散煤治理專項行動計劃,有針對性的制定實施燃煤治理和清潔能源替代。積極推進“煤改氣”、“煤改電”。推動落實改造項目資金補貼、電價優惠等支持政策,加快工業鍋爐、窯爐和集中供熱鍋爐煤改氣,推進分散燃煤鍋爐、居民生活采暖煤改氣、煤改電,鼓勵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實現熱電冷聯供。
據了解,河北省煤炭消費占比“十二五”期間逐年下降,由2010年的90%下降到2015年的87%左右。天然氣與一次電力消費占比不斷提升,2015年達約6%,分別較2010年提升2.3、1.6個百分點。天然氣消費量翻番,一次電力發電量增長兩倍。其次,煤炭清潔化利用加快。按照“近零”排放標準,深入實施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行動計劃,現役30萬千瓦以上機組盡快達到燃氣發電排放水平。電力、鋼鐵、水泥、玻璃等重點行業加裝脫硫、脫硝裝置等環保改造進程加快。通過燃煤鍋爐治理專項工程治理煤炭散燒,取得一定進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