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制造業節電潛力及對其未來發展影響的全球性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
制造業要想在未來保持競爭力,就必須不斷地創新和創造。
產品開發周期變得越來越短,復雜程度越來越高;而資源也變得越來越稀缺。特別是過去十年,用電量大幅增加,電價也隨之水漲船高。
制造業的用電量在過去40年中呈現巨幅增長,比總能源消耗量的增速快三倍,占現有工業能耗的四分之一以上。據估算,目前全球制造業的年用電量約占當年總電力消耗的42%。
伴隨用電量的飆升,過去十年制造業的單位用電成本也大幅提高,因此通過結電來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對制造業的成本控制至關重要。
當前國際原油價格下挫無疑將對制造業的總能源成本產生影響,因為像加熱等環節就需要使用化石燃料。但由于很少有發電廠用石油發電(因為與其他形式相比,石油發電成本高、對環境影響大),因此從全球范圍來說電價漲幅可能會放緩,但不會大幅度下降。
因此,制造業特別注重高能效設備的使用,以此來減少用電量和用電成本。在這一需求的帶動下,高能效設備解決方案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成為制造業企業減少用電量、規避輸電損失、改善經營業績、降低設備生命周期成本和滿足環保要求的有效手段。
注:用電效率是指制造企業通過安裝用電效率更高的技術而節約的電能。普遍應用于生產環節(泵、風機、生產線)的變頻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消耗的電能比單速驅動裝置要少得多。同樣,工業企業所還可以在房頂和空地上安裝太陽能光伏電池,自行發電以彌補商業用電。用電效率不包括工業企業可能采用的其他能效措施,如用生物質燃料加熱、熱量回收、冷凝型鍋爐等。
通過調研全球20大工業設備制造商,西門子金融服務集團評估了各國的制造業的用電效率(節電量和用電量,用占總耗電量的百分比表示)潛力:
在很多國家,企業—尤其是中小制造企業—獲取資金投資高能效設備的能力依然相對有限。
深諳節電技術的專業融資公司能夠提供靈活的融資方案,使企業可以用節約的用電成本抵消采購高能效設備的支出。在全球制造行業正試圖應對未來的業績和競爭挑戰時,定制的融資方案將對推動和發展全球制造業節能起到關鍵作用。
與自動化設備和工業機械配套的創新融資解決方案能夠幫助制造業進一步減少用電量、提高生產力、改進效率并縮短產品上市時間。
標簽:制造業 節電潛力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