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水泥廠粉塵治理技術也有了很大發展。水泥立窯、烘干機、粉磨系統、包裝系統中都是粉塵的主要來源,因此在處理粉塵污染情況中,就應該控制好這些污染源,然后使用有效的設備保障水泥廠的整體環境,無論是為了工作人員的健康,還是為了城市周圍的環境,都要把粉塵治理徹底。
在對水泥廠中產生的粉塵進行處理中,一定要以預防為主,消減為輔的預防理念,因此首先對粉塵污染源進行有效處理,采取先進的技術進行預防和降低,然后再從傳播過程入手,加強對工藝設備的密封與堵漏,有效控制粉塵在空氣中的傳播,把其負面影響降低到最小,進而保證操作人們的工作環境,身體健康情況,以及附近的居住環境。
1.立窯水泥生產工藝概況
一般情況下生產水泥過程中,水泥廠是通過回轉窯和立窯兩種方式生產水泥,回轉窯顧名思義,其實質上是利用回轉的臥式圓筒型水泥熟料煅燒設備進行水泥的生產,而立窯是使用靜止的立式圓筒型熟料煅燒設備生產水泥,整個生產過程中,水泥的產量方面,水泥的質量以及對環境的影響方面而言,回轉窯工藝明顯要比立窯的生產工藝好,但是由于立窯不需要太大的生產投資,再加上建設周期短、使用原料有很強的適應性,因此在我國無論是中規模還是小規模水泥廠,都青睞于立窯生產模式,該模式下的水泥生產工藝流程是生料制備,會涉及到原料的破碎操作,原料的配合、生料的粉磨、原料的預均化以及均化等。
2.水泥粉塵的塵源和治理分析
2.1立窯生產水泥的問題
水泥立窯是生產水泥的核心部分,與此同時整個立窯所排放的粉塵,直接影響到其濃度是否符合國際制定標準,在實踐調查中不難發現,在立窯煙氣中含塵濕度、濃度、溫度波動都非常大,而且還帶有很多腐蝕性氣體,一般溫度會達到50到250攝氏度,露點在40到45攝氏度,因此在解決立窯粉塵中需要面臨很大的困難。
2.2粉磨系統
粉磨環節在制備生料,以及制造水泥過程中都需要用到的,因此需要予以重視。技術人員都清楚,粉磨的產量、細度,通風量以及氣流速之間相互匹配情況,都會影響粉塵產生的量,除此之外,如果工人操作失誤,或者在輸送過程中發生密封不良問題,粉塵就會有一部分發生外泄,磨尾廢氣中的粉塵濃度一般在50到150g/Nm3,嚴重情況會達到200g/Nm3以上。選擇磨機的工藝中,最好是選擇連續磨機對物料進行磨合。如果窯廠有條件,可以把開路磨改變成為閉路磨,就目前而言新建的窯廠都選擇了閉路粉磨。
2.3烘干機中粉塵問題
技術人員都清楚,烘干機是立窯水泥廠粉塵來源的主要場所之一,例如在生產水泥使用的煤粉、粘土、以及礦渣物料時,進行烘干過程需要不斷跟隨回轉筒運動,同時發生不斷的顛簸,在其中有些微細顆粒也會隨著烘干機的熱廢氣流溢出一般含塵的濃度在50到150g/m范圍,如果沒有很好的收塵效率,那么粉塵排放中的濃度很有可能超過標準百倍以上,這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非常大。
3.水泥廠粉塵治理技術分析
3.1立窯粉塵綜合治理
但是在近些年的發展中,閉門操作、微機控制、以及預加水成球技術的使用,立窯廢氣的含塵濃度已經得到大幅度的下降,在此基礎上繼續加強管理,完全除塵在不久的將來是可以解決的。在立窯所產生的粉塵當中,一般都是使用沉降室的方式進行收集設計,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總除塵效率和進氣粉塵濃度,以及粉塵的粒徑分級情況都有密切關系,在實踐操作中,如果進氣粉塵濃度非常高,那么以此類推其中大粒子所占比例也比較大,最終沉降室就會得到非常好的除塵效率,而與之相反則除塵效果則表現的非常差,因此針對上述情況就一定要經過二級除塵。在二級除塵操作中,能夠選擇使用高壓靜電除塵方式,技術分析其除塵效果達到了99%,但是在開始投資階段費用非常大,而且管理中也需要投入很大的資金,因此沒有得到一定的普及,還可以使用沖擊—噴霧聯合方式進行除塵,除塵效果可以達到96%,其不僅有非常簡單的構造,而且開始階段并不需要太多的投資,管理和維護的費用也比較合理,因此比較受到水泥制造廠的歡迎。
標簽:水泥廠粉塵治理技術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