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前,干燥設備主要從日本、歐美進口。1980年,國內第一家集體所有制性質的干燥設備制造企業,在誕生了中國第一家鄉鎮化工企業的長三角地區開業。按說是在經濟相對發達的長三角,又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干燥設備制造領域怎么也應該有幾家規模較大的企業。
然而,干燥設備制造企業最集中的常州市,企業總數雖然多達300多家,可年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的企業一個都沒有,只有一家資歷老一些的企業在2002年時曾破天荒地達到過1億元的銷售收入,而且前后只有那一次。其他好一點的企業一年銷售5000萬~6000萬元,一般的企業都在2000萬元左右。而在同一時期發展起來的當地民營化工企業,一年銷售收入達到幾十億元的不下幾十家。
標簽:干燥設備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