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從中國核能協會組織的中子吸收材料產品鑒定會上獲悉,安泰核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具備年產300噸中子吸收材料的生產能力,成為我國自主研發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專項CAP1400示范工程首堆中子吸收板供貨廠家。這標志著我國具備了批量生產中子吸收材料的能力,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對促進我國核電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核電產業的不斷發展,服役多年的核電站乏燃料水池貯存即將達到極限,這為我國乏燃料的貯存和運輸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屆時不僅需要大量的乏燃料貯存格架,而且還要采購大量的乏燃料貯存、運輸容器。在我國過去及現在的核電項目建設過程中,B4C—Al(鋁基碳化硼材料)中子吸收材料的國內市場長期被國外廠家壟斷。
鑒定會主任葉奇蓁院士及鑒定會專家一致認為,安泰核原實現了中子吸收材料產品的國產化,擁有獨立的知識產權,并取得四項專利,可替代進口,產品完全按核電廠乏燃料管理的技術規范及要求進行研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材料體系,可滿足核電和核工程用中子吸收材料的需求,還可推廣至反應堆等大型設施及其他中子屏蔽材料等領域。
據了解,安泰核原是臺海集團與安泰科技合資,由臺海集團全資子公司-臺海瑪努爾核原(上海)能源設備有限公司控股,并于6月份加入快堆產業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子吸收材料的成功量產,是臺海集團繼為我國核電行業提供主管道、主泵泵殼、驅動桿等重要產品之后提供的又一重要材料。(甘甜)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