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7月26日消息: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最新公布的報告顯示,到2019年前全球銅礦產能料年均增長約4%,2019年時達到2,650萬噸/年,這較2015年的總量增加逾390萬噸或17%。
總部位于里斯本的ICSG在報告中稱,銅精礦產能將占上述增量的83%(320萬噸),溶劑萃取電積法(SX-EW)煉銅產能將占增量的17%(670,000噸)。
ICSG的分析師將2018和2019年銅礦產能的最初預估分別下調約200,000噸和500,000噸,主要是由于許多項目的擴張和開工持續擱置。
在2015-2019年期間,銅精礦產能預期每年增長約4%,2019年時達到2,100萬噸/年,SX-EW產能預期每年增長3%,2019年時達到550萬噸/年。
ICSG稱,截止到2019年,在新增礦山項目和擴張所帶來的額外產能中,秘魯預計占到25%,其次是贊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中國和墨西哥,這五個國家將總共占到全球增量的65%。
在當前并未開采銅的國家,也計劃有項目開工,包括阿富汗,厄瓜多爾,埃塞俄比亞,斐濟,希臘,以色列,巴拿馬,蘇丹和泰國。
ICSG稱:“到2019年,這些新的銅開采國開工的項目的銅總產能預期將達到330,000噸/年,若這些國家中正在評估的項目發展起來,年產能將持續增加100萬噸以上。”
同時,在過去十年開始開采銅的國家,產量從2000年的零水平增至今年的大約400,000噸/年。
ICSG稱,銅冶煉產能的年增速預計落后于精礦產能,年均增長約3%,2019年達到2,280萬噸/年,較2015年增加240萬噸,或12%。
ICSG分析師稱:“雖然增速步伐放緩,中國將持續擴大冶煉產能,將占到至2019年全球預期增量的65%。”
在2000-2015年期間,中國的銅冶煉產能翻了五番,達到每年約470萬噸,到2019年前預計將進一步增加150萬噸/年。
ICSG稱,去年在贊比亞新開工了一座銅冶煉廠,印度、印尼、伊朗、哈薩克斯坦、墨西哥和蒙古也預期建設新冶煉廠。
ICSG的統計顯示,2019年全球銅精煉產能將達到2,970萬噸/年,較2015年增加240萬噸,或9%。
在這些增量中,大約170萬噸/年預計來自于電解精煉廠,大約700,000噸/年來自于SX-EW產能。電解精煉產能增速預計為年均2%。
ICSG稱:“在此期間全球精煉產能的增量中,大約一半(120萬噸/年)料來自于中國的電解精煉廠,大約25%(600,000噸/年)來自于剛果、墨西哥、緬甸和贊比亞的電解沉積(electrowinning)產能。”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