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智能制造是在制造過程中添加智能活動,就目前來看已經發展成未來制造自動化的必然方向,人工勞動將被部分取代甚至完全實現智能自動化。而傳感器作為一種傳遞、輸出測量數據的檢測裝置,是實現智能制造及自動化控制的必備因素。在自動化生產過程中,傳感器的監視和控制功能得到充分的展現,是智能生產的基礎?;诖?,近日,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沈烈初對重慶多家制造企業進行調研考察。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研究所所長、專家全程陪同。
此次考察的重點在于了解以重慶盟訊電子科技、重慶紅江機械等為典型代表,了解重慶制造企業目前的智能化發展程度和智能傳感器在文物保護等領域的應用情況。
在參觀重慶盟訊電子時,重點了解了盟訊電子MES系統的運行情況,并在現場對數字化生產進行全程指導,了解了企業通用電子制造及智能化建設等問題,參觀了生產車間。沈烈初副部長還對智能制造類國企如何進行智能化改革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第二天參觀了重慶紅江機械的廠房,公司總工程師出面向專家組介紹了國產智能
裝備和信息系統的應用情況,并就智能制造推進過程中的難題與儀綜所歐陽勁松所長進行了商討。紅江機械的離散制造數字化車間讓調研組嘆為觀止,獲得了一致好評。
而中電科技集團重慶聲光則是在文物保護領域中,將智能設備和傳感器應用的最為完善的企業,也因此引起了儀綜所專家的興趣,與重慶聲光技術人員就傳感器制造及檢測技術發展進行了詳盡的交談。重慶聲光已研發了極具核心競爭力的軟硬件、系統集成平臺,是重慶制造企業中的榜樣。
通過此次實地調研考察,專家組對重慶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及傳感器應用情況有所了解,未來幾年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不斷推進,智能化的應用程度將不斷加深,制造類企業要早做準備,爭做行業中的前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