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季度以來環保行業扶持政策密集出臺。《關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近日印發,要求建立健全條塊結合、各司其職、權責明確、保障有力、權威高效的地方環保管理體制,增強環境監測監察執法的獨立性、統一性、權威性、有效性,并要求強化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環境保護責任。
另外,8月底《環境保護稅法(草案)》經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審,我國擬征收環境保護稅,稅收制度更具執法剛性,排污企業違法排污行為承擔的成本將大幅提升。券商研報認為,在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環境稅法和PPP項目落地的共同推動下,作為基礎設施的環境監測設備行業將獲得需求提升空間。
根據《環境保護稅法(草案)》,我國擬征收環境保護稅,應稅污染物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草案》明確規定,以現行排污費收費標準作為環境保護稅的稅額下限,大氣污染物稅額為每污染當量1.2元;水污染物為1.4元;固體廢物按不同種類,稅額為每噸5元至1000元;噪聲按超標分貝數,稅額為每月350元至11200元。同時,排污企業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監測設備,以監測數據為準;未安裝監測設備的,以監測機構出具數據為準。機構預計,政策正式落地后,在按量征收標準下,環境監測類企業將迎來較快發展。
此外,PPP項目的加速落地也給環保行業發展提供支撐。PPP項目作為穩增長和拉動民間投資的重要抓手獲政策大力支持。相關部門已經展開PPP改革工作調研,包括稅收優惠政策、財政管理辦法在內的系列政策已在醞釀中。據悉,我國將公布第三批PPP示范項目,總投資金額約1萬億元,多數以增量項目為主,目前正由財政部、發改委等多部委會簽。據了解,前兩批示范項目中,存量項目占較大比重,分別為30個、206個,總投資金額依次為1800億元、6589億元。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PPP項目庫投資總額超過12萬億元,環保、軌道交通和園林市政工程等為主要投資領域。券商研報顯示,在PPP項目的快速推動下,環保類上市公司訂單有顯著提升。截至8月初,2016年已新簽PPP 訂單53個,總金額為583.9億元。
機構認為,環境監測行業將由污染源監測轉向環境質量監測。在提高監測標準、加大監測站點等指標要求下,“十三五”期間監測設備需求將達千億規模,年均增速有望達25%-30%。
綜合券商研報來看,先河環保主營環境監測系統,公司積極布局網格化監測業務,已中標保定網格化監測項目為公司后續訂單打下基礎。另外,公司積極拓展VOCs 治理業務,開發了大風量低濃度有機廢氣凈化、溶劑回收等技術,并與保定雄縣簽訂了18億VOCs 治理協議。盈峰環境通過收購監測龍頭宇星科技,全面轉型環保領域。目前公司已完成環境監測平臺、固廢平臺、水治理平臺的搭建,未來公司還將在大氣治理、危廢、土壤修復、生態修復等領域加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