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調整深入推進,新興動能加快成長,今年1至8月,北京經濟繼續保持平穩運行、穩中向好的態勢。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近日發布數據顯示,1至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9%,增速比1至7月提高0.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升,網上零售市場不斷擴大。
工業生產發力“高精尖”
1至8月,北京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2.9%。其中,8月份增長8.4%。
在工業大類行業中,汽車
制造業表現亮眼,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24.2%;醫藥
制造業增長4.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2%。部分新產品生產增勢較好,新能源汽車、衛星導航定位接收機產量分別增長1.7倍和1.1倍。
按照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大方向,北京制造業正經歷一次深刻的調整與轉型。
今年7月,首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正式落戶北京。以技術研發、測試服務、中試孵化和行業服務為主要任務,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的成立將加快實現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應用,實現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競爭力的跨越式提升。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到2020年,創新中心將帶動形成200億元以上的產業投資規模,形成200億瓦時/年的生產能力,產品銷售規模達200億元/年以上。
此外,隨著昆侖數據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款機器大數據管理分析平臺KMX、金風科技的“風電數字化轉型路線”等在工業智能化與大數據應用方面的成果不斷涌現,北京產業創新正加速進行。
基礎設施投資“補短板”
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全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801.3億元,同比增長6.4%,增速比1至7月提高0.4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35.8億元,同比下降55.1%;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投資均保持平穩增長。
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穩主要受基礎設施投資以及重點產業投資的帶動。
據統計,1至8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273億元,增長15.6%,高于全市投資增速9.2個百分點,占全市投資的比重為26.5%,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補短板”效應明顯。其中,交通運輸領域完成投資623.4億元,大幅增長57.6%;公共服務領域完成投資295億元,增長17.4%,能源領域完成投資140.3億元,增長9.6%。
隨著消費升級的逐步推進,本市內需結構持續調整,與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五大幸福產業”相關領域的投資也出現了快速增長。1至8月,旅游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分別增長44%和28.7%。
信息器材消費“領增長”
“消費”在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統計,1至8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83.8億元,同比增長4.3%,增速比1至7月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1092.9億元,增長12.1%,增速穩步回升。
從商品類值看,信息器材類消費領先增長,移動電話類累計實現零售額668.4億元,同比增長12.6%,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個百分點;新能源車銷售持續火爆,累計實現零售額29.4億元,同比增長2.8倍,帶動汽車類零售額同比增長3.1%。
“由于北京房地產銷售持續火爆,加上節能家電補貼政策疊加帶動,住房相關商品消費實現較快增長。”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1至8月,住房相關的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家具類、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共實現零售額352.8億元,同比增長12.9%,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0.6個百分點。 (來源:全球五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