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始,全球存儲器業歷經六次大的兼并與退出,廠家規模與數量減少,至今為止DRAM方面只剩下包括三星、海力士和美光在內的三家企業,而閃存方面也只有三星、東芝/閃迪、海力士以及美光/英特爾等四組?! ?br/> 反觀國內,近些年我國一直關注著存儲器的發展。2014年,國家頒布實施《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2015-2025)》,并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領導小組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2015年,發展存儲器上升為國家戰略。
在國家政策的刺激下,2016年武漢、合肥、深圳、泉州等多地紛紛傳出加碼存儲器芯片的聲音,擬布局或開工建設存儲器芯片生產線。如北京有紫光集團宣布投資300億美元做存儲器,武漢有武漢新芯準備耗資240億美元打造國家級存儲器基地,合肥放言要打造IC之都,福建晉江也在躍躍欲試。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此輪“存儲熱潮”既說明《推進綱要》第一階段實施工作已取得顯著成果,也預示著下一輪全球存儲器發展的中心將逐步向中國轉移。另一方面來看,隨著行業內大動作的頻繁出現,我國發展存儲器產業形成了三路進擊的趨勢,除了由武漢新芯與紫光合體組成的長江存儲、聯電相助的福建晉華集成,第三勢力在兆易創新與前中芯CEO王寧國主導的合肥長鑫合作下也開始蠢蠢欲動?! ?br/> 盡管目前大陸在發展存儲器產業的道路上已經邁出第一步,然而未來的前景依然迷霧重重。首先,在市場方面,根據最新的DRAMeXchange數據,受到智能手機加載內存容量需不斷增長的影響,第三季度移動式內存總產值達45.88億美元,季增16.8%。
同樣受到智能手機需求的影響,第三季度NAND閃存開始漲價,使得NAND廠商營收季度增長19.6%,營業利潤率環比大幅增加。DRAMeXchange研究協理楊文得表示,第四季度各類電子終端設備的出貨量將進入年度高峰期,預估整體NAND閃存將呈供不應求的狀況,NAND閃存的合約價格漲幅將會更高?! ?br/> 而從產業方面來看,無論是DRAM、NAND Flash,還是有可能帶來產業變革機會的3DNAND產品,都處在高度壟斷。目前,三星在3D NAND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主流技術已經是64層的3D NAND,且其3D NAND產出己經占到其NAND總出貨量的40%?!?br/> 除此之外,技術人才的缺乏也是中國大陸發展存儲產業的短板之一。DRAMeXchange分析師多次表示,人才將是中國大陸發展存儲業的一個瓶頸??梢灶A見,未來市場對半導體工程師的需求是龐大的,因此建立存儲器的人才培養機制,方是長久之計。
綜上所述,我國存儲器要實現量產仍然需要較長時間。但是伴隨著當前的政府政策支持以及各地產學研的不斷努力,加之現在互聯網的發展和云計算的不斷成熟,假以時日,我國存儲器產業化必將迎來利好時機,我國的存儲器產業也會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