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日前傳來捷報,由該院承擔實施的“那西郭勒地區鐵多金屬礦預查”項目,在磁鐵、石墨礦勘查中成果突出。通過資源量初步估算,石墨礦礦物量達300萬噸,新增鐵礦石資源量1300萬噸。
格爾木市“那西郭勒地區鐵多金屬礦預查”項目是卡而卻卡地區銅多金屬礦整裝勘查子項目之一,為青海省國土資源廳重點項目,2013年~2016年由青海省地勘基金累計投入5243.61萬元。
礦區出露古元古代金水口巖群片麻巖組、大理巖組、斜長角閃片巖組三個巖性組,其中磁鐵礦主要產于斜長角閃片巖組中的石英巖和角閃片巖中,具有硅鐵建造特征。目前,礦區內已圈定4條磁鐵礦帶,截至2015年全區估算出333+334鐵礦石資源量5664萬噸。通過2016年工作,初步估算新增鐵礦石資源量1300萬噸,礦區總計鐵礦石資源量達6964萬噸。
同時,在2015年鐵礦勘查過程中,發現多處石墨礦信息。經2016年工作,石墨礦找礦效果明顯,取得重要突破:石墨礦主要產于斜長角閃片巖組中的石英巖和大理巖組中的大理巖中,2016年新圈定4條石墨礦帶,主要分布在背斜構造南翼,與礦區4條磁鐵礦帶平行分布;初步野外觀察認為,大理巖中的石墨片徑明顯比石英巖中的石墨片徑大,而且品位也相對較高;礦帶長度最大6.4千米,厚度最大116米,礦體平均厚度1.5米~81.23米,固定碳品位在2.5%~24.11%;含石墨石英巖中采集的31件光片鑒定結果顯示,石墨片徑最大為380微米,一般為10微米~320微米,屬晶質石墨,其中+100目占比30%~50%。通過資源量初步估算,石墨礦礦物量300萬噸,達中型礦床規模。
(來源:互聯網)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