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由管道公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高靈敏度油氣探測器研制完成,并成功進行了試驗。
目前,國內外輸油站庫安裝的固定式可燃氣體探測器,均為基于檢測油品揮發出的可燃氣體濃度防止其爆炸原理進行設計的,但現實情況是由于油品揮發性差等原因,揮發到空氣中的可燃氣體濃度遠遠達不到探測器的檢測最小值,所以當油品出現泄漏時,探測器不能及時進行報警。管道公司各輸油站庫3000余臺固定式可燃氣體探測器都是基于這種測爆原理選型安裝的,發生原油泄漏時經常不報警,給安全生產帶來了隱患。但基于法規的要求,該公司每年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巨資進行檢定、維護及購置更新。
針對這種情況,該公司積極申請集團公司課題并進行立項,組織技術攻關組對國內外探測器的使用情況進行調研。經過半年多的努力,通過分析比對檢測原理和解析相關標準規范,課題組從靈敏度、穩定性、適用性、成本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分析,排除了傳統半導體型、催化燃燒型、紅外型及光離子型等檢測原理,另辟蹊徑,大膽創新,攻堅克難,實現觀念上由測爆向測漏的本質轉變,研發出了具有中國石化自主知識產權、價格與當前探測器相當的高靈敏度油氣探測器,這一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據了解,該探測器特別適用于對原油、柴油的泄漏檢測,檢測精度是當前市場上其他產品所不能達到的。目前,該探測器正在進行防爆認證,成品樣機已成功通過測試。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