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市場評述 > 正文

總理為何力推“中國制造2025”

作者: 2017年04月18日 來源:中華機械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中國制造2025”將助力中國加強制造業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成為“高科技天堂”——美國《福布斯》雜志、西班牙《世界報》等海外媒體日前這樣評價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制造業是國民經
總理為何力推“中國制造2025”

  “中國制造2025”將助力中國加強制造業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成為“高科技天堂”——美國《福布斯》雜志、西班牙《世界報》等海外媒體日前這樣評價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2015年出臺的“中國制造2025”持續引起海外制造業專家和輿論的普遍關注。專家認為,“中國制造2025”為中國制造業發展和產業升級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創新促進產業升級
  當前,中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期,而“中國制造2025”則是助力中國經濟轉型、邁向創新社會的重要舉措。“中國制造2025”指出,要把結構調整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關鍵環節,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福布斯》雜志網站日前刊文說,“中國制造2025”表明中國正在推進創新,加快產業升級步伐。中國需要通過創新在全球發展中保持競爭優勢,立于不敗之地。
  澳大利亞羅伊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蔡源說,中國經濟現在正處于轉型階段,傳統制造業的優勢正逐漸降低,水、電、土地等生產資料成本上升,人工成本也不斷攀升,這促使中國制造業必須升級。
近年來,中國傳統產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明顯提速,促使智能制造水平持續提升,一批核心技術裝備研發應用取得新突破,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動力。
  蔡源說,中國有一些產業,包括軌道交通裝備、通信、電力裝備等已經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以通信產業為例,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已經進入發達國家市場。
  英國諾森比亞大學紐卡斯爾商學院終身講席教授熊榆說,中國引進或借鑒其他國家的一些技術或創新,在經過中國市場培育后,又催生了創新和變革,進而形成了世界性的影響力。
  目標瞄準新興產業
  在信息化浪潮下,工業化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中國制造2025”圍繞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明確了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瞄準全球新一輪產業發展方向,促進傳統產業與3D打印、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緊密結合。
  英國《金融時報》刊文說,中國企業正開始主導過去30年來一直由韓國和日本制造商引領的鋰離子電池行業。隨著環保觀念深入人心以及汽車制造商加大對電動車的投入,鋰離子電池生產至少在未來10年內會是一項重要技術。
  研究機構基準礦業情報總經理西蒙·穆爾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中,從小型電動自行車到大型純電動汽車都在快速發展,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正在占據世界領先地位。
  據基準礦業情報測算,2020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生產能力將占全球的62%,美國和韓國分別占22%和13%。
  此外,作為“中國制造2025”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在新舊動能轉換之際,機器人產業成為新亮點之一。工信部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已經達到7.24萬臺,同比增長34.3%。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區超過40個,機器人企業數量超過800家。
  熊榆說,中國同時具備龐大內需和科技實力,推動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的制造業革新是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大方向。
  國家推動長遠發展
 “中國制造2025”針對全球傳統和新興產業發展趨勢,結合不同產業發展現狀,合理制定了逐步提升制造業的方案,使中國在全球各產業的價值鏈地位全面提升。
  專家認為,產業升級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要行動,要想確保持續競爭力,還需要國家財政支持和不斷的科技研發。埃及埃中商業理事會副主席穆斯塔法·易卜拉欣表示,產業升級不能單純依靠商業利益驅動,還需要國家從遠期規劃和財政兩方面提供指導和支持。
  為完成目標任務,“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等8個方面的戰略支撐和保障。
  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日前公布《關于金融支持制造強國建設的指導意見》,旨在圍繞“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和關鍵任務,著力加強對制造業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的金融支持。
  西班牙《世界報》報道,中國希望到2025年成為知識密集型產業中最具活力的“高科技天堂”,雄厚的資金投入無疑將使很多中國企業在世界經濟秩序中占據優勢。
  中德“工業4.0”聯盟執委會副主席羅家福說,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有類似之處,政府都在其中發揮引導和扶持作用。中國企業只要有創新能力和高質量的產品,就會提升自身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記者 馬湛 參與記者 徐海靜 孫鷗夢 溫希強 喬繼紅 鄭凱倫)(來源: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網)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