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伴隨著供給側改革推進,鋼鐵行業經營情況顯著好轉,商品市場同時也迎來了一波牛市行情。今年以來,不同鋼材品種的價格走勢分化明顯,大宗商品市場則從2月中旬開啟下跌,至今已連跌4個月。
在昨天舉行的2017年第二屆中國鋼鐵金融衍生品國際大會上,來自鋼鐵行業、宏觀經濟研究領域的專家認為,鋼鐵行業好轉的基礎欠穩,去產能、去杠桿任務仍然繁重。商品市場跌回熊市概率不大,或維持弱勢運行。
近期,鋼鐵行業會議焦點基本圍繞鋼企前4個月利潤超過去年、螺紋鋼利潤空間高等話題展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利群表示,今年前四個月,我國鋼鐵行業呈現產量增加、出口下降、消費略增的特點,表觀消費和實際消費存在較大差異。
王利群警示,目前鋼鐵行業好轉基礎欠穩。
截至4月末,中鋼協會員企業資產負債率水平在70.15%,盡管下降了0.79個百分點,但仍處于較高的水平。產能過剩矛盾并未完全得到解決,利潤增加刺激產能快速釋放,供求關系仍存在很大變數,企業杠桿率居高不下,生產經營仍面臨困難。
“不同區域的鋼企差異較大。”王利群表示。統計數據顯示,1-4月,中鋼協會員企業總利潤為325億元,情況普遍好于去年。盈利前十名的企業中,華東地區占了70%,華北地區占20%;虧損前十名的企業中,西部占了50%,東北占20%。
此外,環保力度增大對鋼企的影響也在加大。
今年2月以來,商品市場持續走跌。敦和資產宏觀策略總監徐小慶認為,今年商品價格的下跌不能簡單歸結于宏觀調控。事實上,供給端發生了變化。今年以來,產能過剩行業生產普遍加速,其中電廠煤耗同比增速中樞顯著高于去年,化工品PP供應加速則導致其價格持續回落。
“商品價格回調很正常,但持續下跌再回熊市的可能性很小。”徐小慶表示,歷史上來看,工業品的熊市都發生在M1增速低于M2的時期,和工業品價格走勢最相關的 是M1的增速。在M1的增速低于M2增速時,可以看到商品價格形成比較流暢的調整,而現在顯然未進入這樣的階段。今年房地產市場新開工增長水平預計很難會 低于去年。
流動性趨緊被認為是導致商品市場低迷的另一大原因。徐小慶認為,金融機構已經開始了去杠桿,中小銀行是去杠桿的主體,回購利率已趨于平穩,同業存單存量開始下降,利率沖高后出現回落跡象。
“總體來看,商品市場價格將維持震蕩偏弱運行。”徐小慶認為。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預測認為,2017年中國經濟的短周期復蘇在一、二季度之后見頂回落,其中短周期內的地產投 資拐點已經出現。2017年,在房地產政策收緊情況下,信貸將投向基建和新興產業。基建投資全年將呈現前高后低走勢,下半年開始預計將出現小幅回落。金融 去杠桿則是影響2017年金融市場和宏觀經濟的重要變量。(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