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內消費電子產品的火爆發展,電子元器件行業也突飛猛進。在嚴峻市場背景下,電子元器件產業有望迎來高速增長周期,如何填補這一片市場空白,需要投資者把握時勢,精準入局。
從產業歷史沿革來看,2000年、2007年、2011年、2015年堪稱是行業的幾個高峰。從2016年至今,電子元器件產業更是陸續迎來了漲價潮,在一些客觀因素如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推動下,部分老舊、落后的產能先后退出市場,非核心品種的短缺已經非常明顯。
眼下,市場缺口較大的,還是LCD領域,由于LCD價格逐漸提高,同時也開始向大尺寸的方向發展,相應的電子元器件產能并沒有及時跟進。因此,對于投資者來說,從這一方向入手,有望把握下游行業增長的紅利。
而LED芯片領域,隨著產業從顯示端向照明端演進,相應的電子元器件廠商也需要與時俱進,才能為自身業務經營帶來確定性。
總體來看,電子元器件行業的集中度較高,幾家龍頭把握著整個市場。但是由于下游需求較為多樣,這幾家龍頭廠商并不能充分迎合市場。因此,在一些細分領域,仍舊存在著大量的市場機會。
尤其是在今年4月份,電子元器件行業迎來七年來銷售規模的巨大增幅,這很大程度上源于消費電子、網絡通信領域的帶動;同時,汽車電子市場對于電子元器件的需求也日益增長,物聯網的發展也拉動了藍牙模組、傳感器模組、GPS模組等電子元器件的需求。
因此,從下游需求層面來看,電子元器件市場的發展前景極為可觀。
再者,電子元器件產業鏈上,分銷環節也存在大量的投資機會。分銷商作為電子連接產業上下游的關系紐帶,為下游提供供應鏈支持、為上游提供市場開拓的方案。但是目前我國電子元器件分銷環節,大多由幾大海外巨頭的分銷伙伴把持,這些人對于開拓中國市場,更側重于物流建設。對于國內電子產品制造業的匹配性需求,并不能很好地把握。
因此,這也正是我國電子元器件分銷商開拓業務的大好機會。
以覆銅板為例,由于2016年行業產能向新能源汽車鋰電銅箔轉移,短期內造成了這一類產品供不應求,這期間那些供貨能力較為穩定的分銷商則趁機崛起。相信未來電子元器件領域內,類似的機會還有很多。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分析,當下我國電子元器件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占據了半壁江山,相信未來隨著產業的不斷成熟,發展空間也極為可觀。
編輯點評
可觀的是,物聯網的發展也拉動了藍牙模組、傳感器模組、GPS模組等電子元器件的需求,而國內品牌對國家政策的深入了解與市場分析,從而使我國電子器件發展迎來有利時機。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