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陽”大型超導磁體系統首個部件研制成功
作者: 2017年07月31日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等離子體所承擔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大型超導磁體系統首個部件研制成功,近期將啟程運往法國交付ITER國際組織。
新華社合肥7月26日電(記者 楊丁淼)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等離子體所承擔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大型超導磁體系統首個部件研制成功,近期將啟程運往法國交付ITER國際組織。
ITER計劃是當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其科學目標是讓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溫條件下,像太陽一樣發生核聚變,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因此相關裝置也被稱為“人造太陽”。
磁體饋線系統是ITER大型超導磁體系統供電、冷卻和提供診斷信號的關鍵集成通道,被稱之為ITER主機的生命線。該系統也是ITER部件中最為復雜的系統之一,包含31套不同的饋線,共計6萬余個部件,總重超過1600噸,本次研制成功的部件就是該系統的一部分。
中科院等離子體所攻克了眾多技術難點,在高溫超導電流引線、超導接頭、低溫絕熱、低溫高壓絕緣等核心技術方面取得了諸多國際領先成果。該所研發的萬安級高溫超導電流引線,集高載流能力、低冷量消耗和長失冷安全時間三方面優勢于一體,替代了日本等發達國家提出的原ITER銅電流引線設計,大大降低了ITER的運行成本和低溫系統的建造投入,還創造了多項穩定運行的世界紀錄。
中國于2006年正式參加ITER計劃,承擔的ITER任務100%國產化,并以優異的性能指標通過國際評估,產品質量完全滿足ITER要求,進度在七方參與國家中位居前列,創造多項第一。
(來源:中國機床網)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