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近日,記者獲悉,中國地調局航遙中心創新性地采用船載遙感技術對工作區長江主干道等水系兩邊消落帶進行輔助測量,現已完成了船載數據的獲取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據了解,只有在每年6月至9月三峽庫區處于低水位時,才能獲取消落帶的高精度遙感影像數據。因分辨率、時相等原因,衛星影像無法滿足現階段的消落帶解譯工作,而低水位時庫區多為陰雨天氣,航空飛行測量時間緊、難度大,且庫區深谷和中低山相間,地形起伏大、坡度陡,在一些垂直坡面上,航空影像很難獲取有效信息。在這種情況下,船載遙感測量具有獨特的技術優勢。
項目組對無人機遙感系統進行改裝,去掉飛行平臺,將相機、飛行控制系統、地面監控站等主要設備進行集成重組,架設在船舶上,并結合Pegasus Two移動測量系統、攝像機等多種技術手段,獲取了激光點云、圖像、視頻等多種形式的數據,為開展庫區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主要生態地質環境問題調查提供了基礎資料。
此次船載遙感測量獲取的三峽庫區萬州段、巫峽、大寧河消落帶兩岸150千米移動測量數據,不僅包含了消落帶的高程信息,還能直觀反映出兩岸消落帶的巖體、地貌特征。改裝后的船載遙感測量系統利用3種不同焦距的鏡頭獲取了庫區萬州至巫山段主干道及支流往返900千米的消落帶影像數據,并記錄了每張影像的POS數據。
航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將進一步完善星空地一體化地質調查技術體系,為三峽庫區地質調查提供強有力的數據保障。
(原標題:船載遙感測量新技術助力三峽庫區地質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