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電 (孫權 楊顏慈)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的首場活動??傳感器及智能化系統應用國際高峰論壇9日上午在江蘇無錫拉開帷幕。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彭紅兵到會發言時表示,傳感器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行業應用,在未來,除了要加強政策協同引導外,還要完善標準檢測體系、發展創新創業平臺并打造產業生態體系。
彭紅兵認為,從產業現狀來看,中國傳感器產業已經形成從技術研發、設計、生產到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部分細分領域已躋身世界領先水平。但就總體水平而言,國產的傳感器產品仍以中低端為主,技術水平相對落后。中國市場上的中高端傳感器進口占比達80%,數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產品嚴重欠缺。
去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布了《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的文件,隨著《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以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的大力推進,傳感器技術及傳感器產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在市場需求擴大、政策引領等一系列利好因素下,中國傳感器產業競爭力有望進一步提升。
彭紅兵指出,傳感器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行業應用,深入挖掘健康養老、教育、醫療、工業等領域應用需求,是加快、做強傳感器產業的必由之路。針對現階段對醫療健康養老的巨大需求,需鼓勵傳感器、智能硬件企業與健康養老機構對接,對健康數據進行整合管理,實現與相關健康養老服務平臺的數據集成應用。
此外,還要推動智能醫療健康設備在診斷、治療、護理、康復等環節的應用,加強醫療數據云平臺建設。結合“中國制造2025”的國家戰略,鼓勵工業企業與智能硬件廠商協同聯動,開展工業級智能硬件系統的集成適配,加快重點領域的智能化改造進程,提高敏捷制造、柔性制造能力,發展基于智能硬件的工業遠程維護、工業大數據分析等新興服務發展。
在具體推進措施上,彭紅兵認為要加強政策協同引導、完善標準檢測體系、發展創業創新平臺、打造產業生態體系。具體而言,就是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框架下成立智能硬件工作組,編制產業發展白皮書。鼓勵公共服務部門創新應用模式,加快數據資源的有序開放。加強智能硬件知識產權政策研究,做好智能硬件知識產權布局、專利風險防控機制等方面的咨詢和服務。鼓勵智能硬件骨干企業在工業、醫療和車載等重點領域開展基于軟硬件IP核的產品研發及應用。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智能硬件產品及方案的測評與宣傳推廣。加強用戶信息安全保護,做好市場監管和行業自律,維護產業良好聲譽。
據悉,傳感器作為物聯網采集信息的終端工具,如同物聯網的“電子五官”,是物聯網的基石,“物聯天下、傳感先行”是當今物聯網行業的共識。9日上午舉行的論壇,匯聚了來自全球傳感器領域的重磅嘉賓及世界各國專家的真知灼見,呈現了全球傳感器及智能化系統應用的發展現狀與前端科技研發成果,展望了全球傳感器及物聯網發展趨勢。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