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基元理論已運用于光電、催化材料中,為理解光電催化材料的構效關系和設計新型材料奠定了理論基礎。作為功能物質中重要組成部分的超導材料,其超導電性微觀機制的解析是困擾科研人員的關鍵問題。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鄧水全課題組,將功能基元理論與多年來發展的超導“平陡帶”理論結合,針對最近實驗研究發現層狀Y2O2Bi在摻雜部分氧原子后出現的超導現象,采用第一原理計算與緊束縛模型,發現[OY2Bi4]超導功能基元的組成與大小。進一步研究表明,該超導功能基元中鉍原子與摻雜氧原子的反鍵作用,導致其能量升高并接近費米能級,滿足超導“平/陡帶”特征。研究結果揭示了超導功能基元的微觀結構和摻雜氧誘導超導電性機制,并從電子尺度上理解了超導功能基元間的效應協同關系和規律,推廣了超導“平/陡帶”理論的應用范圍,也為功能基元理論的應用開辟了新方向。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研究工作得到了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福建省百人計劃等的支持。
論文鏈接
福建物構所超導功能基元研究取得進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