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中國深海油氣勘探開發走過十年:從跟跑實現交錯領跑

作者: 2017年12月07日 來源:中國能源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中國深海勘探開發技術與裝備從“跟跑”實現“交錯領跑”,勘探領域從常規油氣延伸到“非常規”,勘探開發實踐從國內走向海外。“近年來,全球重大的油氣發現全部來自深水。&rdqu

中國深海勘探開發技術與裝備從“跟跑”實現“交錯領跑”,勘探領域從常規油氣延伸到“非常規”,勘探開發實踐從國內走向海外。

\

“近年來,全球重大的油氣發現全部來自深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稱中海油)副總經理徐可強,在11月下旬召開的“2017年深海能源大會”上說。

2000年之前,深海的油氣產量基本為零;2010年,產量占比達到8%;2020年深海產量將達到13%。深水已經成為世界油氣儲產量的重要接替區。

目前,中國在南海深水區共發現13個大中型油氣田,累計發現天然氣探明儲量3000億立方米,原油探明儲量6829萬立方米,可實現價值4047億元。

從2006年中國第一個大型深水氣田荔灣3-1誕生,到2017年南海深水區“可燃冰”試采成功,中國深海油氣勘探開發走過了十年。

“交錯領跑”

“過去十年,中國在深水裝備領域,特別在深水鉆井裝備,不僅在數量上實現了零突破,而且在各領域平臺實現跨越,首次訂單量占同期全球市場的25%。”此次大會上,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感慨。

中國南海是世界四大油氣聚集地之一,油氣總地質資源量350億噸油當量,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資源量大約640億噸油當量。其中,70%蘊藏在深水區域(水深大于300米為深水,大于1500米為超深水)。

2006年前,“中國還沒有一座自己設計、適合南海作業的深水鉆井平臺,南海開發僅限于不超過三百米的深水區域”。張國寶表示,當時中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領域完全是零基礎、零經驗、零裝備,技術與裝備掌握在少數幾個發達國家手中。所以,南海深水油氣勘探開發采取了與國外公司合作的形式。

這一現狀直到“海洋石油981”的出現才得以改變。2008年4月,中國首座自主設計、建造的第六代深水鉆井平臺“海洋石油981開工”開工建造;兩年后,平臺順利出塢,開始進行海上測試;2012年,測試完成,正式投入使用。

\
“海洋石油981”技術人員在工作。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4年8月18日,“海洋石油981”在南海北部深水區陵水17-2-1井測試獲得高產油氣流,地質儲量超過千億立方米。

這項測試創下三項“第一”:中海油深水自營勘探獲得了第一個高產大氣田;“海洋石油981”鉆井平臺第一次深水測試獲得成功;自主研發的深水模塊化測試裝置第一次成功運用。

“井口噴出火苗的那一刻,就像把孩子從產房里抱出的那種感覺,很自豪。”“海洋石油981”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目前,隨著“海洋石油981”、“海洋石油201”深水鋪管起重船、“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以及“興旺號”鉆井平臺等深水裝備相繼投入使用,中海油已擁有18船規模的“深水艦隊”,具備從物探到環保、從南海到極地的全方位作業能力。中國成為南海周邊唯一可自主進行深水油氣資源開發的國家。

張國寶表示,中國海洋裝備在細分領域已經開始邁入全球第一。在海洋開發方面,中國不僅有了專業保障,在很大程度改變了全球海洋格局。“我們已不再是被動跟跑,而是形成了交錯領跑的局面”。

因為推進優化設計和國產化技術應用,中海油深水油田流花16-2/20-2開發投資降幅達到25%。

楊華在此次“深海能源大會”上表示,中海油桶油成本已經從70美元/桶降至40美元/桶,桶油發現成本處于近10年最低。

“不過,在主要設備上我們與美歐企業還有一定差距。”張國寶表示。

作為深水油氣勘探開發五大技術之一,中國在深水立管技術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大約為12年。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海上救援能力、應急能力總體仍然處于空白狀態。

\
“十二五”中國深海勘探開發技術水平與國際水平比較。數據來源:中海油

多位參會人士表示,中國深海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首先要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相結合,學習借鑒國外先進技術,避免閉門造車。

其次是創新海洋石油工程的技術開發模式。不能依賴國家為主要投資主體的發展方式,企業要依托研發項目,科研公司和油服公司共同合作,推廣旨在解決具體問題的實用型研發模式。

陸海并舉

今年5月,位于中國南海神狐海域的“藍鯨1號”鉆井平臺上,一束橙色火焰噴薄而出,標志著中國在水深1266米的“可燃冰”試采成功。該井連續產氣60天,累計產氣超過30萬立方米,刷新了世界紀錄。

“南海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使中國在該領域成為全球領先者。“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下稱中石油)副總經理汪東進在此次會議上表示。

11月16日,國土資源部宣布,“可燃冰”成為中國第173個獨立礦種。

汪東進表示,“在深海油氣領域,中石油目前還只是參與者。”中石油計劃用5-10年,在深海油氣勘探方面從“參與者”成長為“作業者”。

長期以來,中海油是中國海洋油氣勘探開發的唯一生產商。2004年,中石油第一次獲得了海上油氣勘探開采許可證,從陸地走向海洋。2011年前后,在淺海的基礎上,中石油進軍深海。

“中石油從陸上走向深海,是中國政府加快海洋強國建設的戰略需要。我們總體是陸海并舉的發展方向。”汪東進表示,“可燃冰”試采成功,“只是萬里長征關鍵的一步,離商業化開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除了進一步落實“可燃冰”資源、以及本身具有的開采難度之外,“可燃冰”對中石油提出了更多挑戰。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守為介紹,目前中國“可燃冰”在基礎研究和理論支撐方面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就“可燃冰”研究“可燃冰”,二是將其假想為常規油氣藏。

事實是,與常規油氣藏不同,“可燃冰”85%以上是細砂粉砂和水合物,沒有骨架結構,開采難度更大。

此外,在技術攻關,包括鉆井技術、工程裝備、安全環保預警等方面,“可燃冰”比常規油氣要求更為嚴格,相應的標準和規范還是空白,需要盡快建立和完善。

\
中國南海試采的“可燃冰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與“可燃冰”剛剛起步相比,中國在深水區域的常規油氣已經開始了商業化利用。

2014年4月,由中海油和加拿大哈斯基能源公司合作開發的中國第一個大型深水氣田荔灣3-1建成投產,年產30億立方米天然氣。此后,流花34-2、番禺34-1/35-1/35-2等氣田投產,與荔灣3-1組成南海北部深水區域氣田滾動開發的核心,形成了中國南海第一個深水氣田群,年產能力50億立方米,主要供應地為珠三角地區。

如今,中國第一個自營深水氣田陵水17-2氣田群,在低油價下也實現了高效開發。

民營企業也在伺機進入深水油氣資源領域。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總裁陳秋途在此次大會上表示,華信能源將持續關注深海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以開放的心態,與多方合作共同參與,適時獲取深海油氣資源。

布局海外

在加快提升國內深水油氣勘探開發水平的同時,中國油企也積極向國外深水區拓展,一是為了獲取豐富的油氣資源,二是“取經”。

目前,全球深水油氣發現1178個,其中油田682個,氣田496個。巴西、墨西哥灣、西非是世界深水油氣資源的主要集中區域。

“在墨西哥、巴西、西非、愛爾蘭西海岸的深水勘探領域,我們都有布局。“徐可強介紹,“十三五“末期,中海油海外深水油氣產量計劃達到1000萬噸規模。

中海油海外的深水之旅始于2006年。當年,中海油收購尼日利亞OML130區塊45%的權益,該區塊的Egina油田水深1550米。

十八大以來,中海油收購尼克森等一系列重大舉措,使得海外產量大幅攀升,相繼在墨西哥灣和圭亞那深水獲得發現并開始開發建設。

11月27日,中海油宣布,位于巴西的巨型海上油田Libra區塊開始生產。Libra油田位于桑托斯盆地,西區探明儲量100億桶,平均水深2000米左右,是典型的深水鹽下油藏。中石油與中海油分別持有該油田10%的權益。

今年以來,除了Libra區塊開始生產,中海油還接連中標了巴西Espírito Santo盆地ES-M-592區塊和Santos盆地Alto de Cabo Frio Oeste區塊。

“這些成功有助于公司拓展海外業務,并為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中海油表示。

如今,中海油基本完成海外布局:南美陸地區,東南亞區、北美非常規區、北海區和中東非洲陸地區等奠定了其海外石油開發的基礎。2016年,中海油在海外的原油產量達到3142萬噸,天然氣產量為115.7億立方米,年末海外資產達到39%。

針對中石油的深海油氣實踐,汪東進介紹,通過和國際各大公司合作,公司已經進入了里海海域,非洲東部海域、墨西哥灣海域和巴西海域等。

中海油表示,未來將建立3000米深水油氣勘探開發技術體系和裝備體系;加快推進深水工程高端設備和產品的國產化,打破國外壟斷,形成自主開發能力;加快深遠海應急救援技術體系建設;保持海外深水產量穩中求進。

“挺進深海之路,我們才剛剛開始。“中海油董事長楊華說。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