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與會代表參觀和利時自動化儀表產品。(徐巖 攝)
“盡管已經取得突出成果,但是國產自動化儀表在質量、性能、品牌知名度、企業數量上與國外先進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3月20日在京舉行的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產品信息工作委員會主辦、和利時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石油化工儀表自動化技術國產化推進研討會上,多位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作上述表示。與會代表圍繞石化自動化儀表國產化路線圖展開研討并提出建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創新能力,完善產品種類、服務,拓寬民族儀表自動化產業發展之路。
國產化替代需求迫切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吳幼華表示,石油化工自動化儀表是保障石化行業安全生產、推進智能制造、實現轉型升級的行業利器。提高化工行業自動化儀表的國產化水平,能夠打破國外廠商的技術封鎖與行業壟斷,降低進口自動化儀表的采購成本,保障國家戰略安全。近年來,我國在石油化工自動化儀表國產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在多個領域成功實施進口替代。但是,國產儀表產品與國外相比,在質量、性能、品牌知名度上還有一定的差距,市場占有率還比較低,特別是一些大型石化、煤化工項目核心自動化儀表系統還依賴進口,推進石油化工自動化儀表國產化任重道遠。
中石化洛陽(廣州)工程有限公司儀電室高級工程師張賀介紹了國產控制系統在石化行業應用狀況:DCS國產品牌與國外品牌的差距越來越小,常規國產DCS的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已接近30%;但是現場總線型國產DCS在石化行業的應用業績很少,與國外品牌存在較大差距。SIS和CCS產品國外品牌占主導地位,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還比較低。
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康明強表示,我國石油化工行業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初從國外引入了安全理念、安全產品和安全技術。在近20年的時間里,Triconex公司和HIMA公司幾乎壟斷了中國流程工業的安全市場。進口產品性能很好,但也存在價格高、供貨時間長、售后維護困難等弊端,迫切需要國產化替代。
多項技術產品獲突破
在這樣的背景下,近20年來,以中控、和利時為代表的一大批本土自動化儀表企業快速成長,多項進口壟斷的核心技術產品取得突破,石化企業自動化儀表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目前,和利時、中控等國產DCS在石化行業千萬噸煉油裝置中已取得成功運行經驗,能夠滿足大型全廠性煉油裝置的長周期、安全運行需求,在性能、服務、性價比等方面可與國外產品一爭高下。
“基于核心的產品,和利時可以為石化和化工行業提供‘DCS+SIS+ITCC’為核心的一體化過程控制和過程安全保護系統,形成橫向和縱向的全廠一體化解決方案,推動工廠的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杭州和利時執行總裁孟天林孟天林說。
據杭州和利時副總裁師平介紹,目前和利時已成為中石化、中石油、中國海油、巴斯夫等大型石化或化工企業的自動化解決方案供應商,參與了多項煉油、化工、煤化工等大型工程項目。
張賀表示,國產DCS硬件的技術性能、可靠性和軟件的易用性、功能模塊豐富性已基本達到國外產品同等水平,能夠滿足石化企業長周期、安全平穩運行需求。其生產制造都在國內完成,人工成本相對較低,備品備件豐富,能夠根據需要為用戶提供及時、周到的工程服務。此外,其軟硬件價格和人工成本較低,性價比較高,同等條件下,采用國產DCS優勢明顯。
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儀表專家趙宏世介紹,目前煤直接液化示范項目第一條生產線中,新建和改造的裝置DCS、儀表及閥門、可燃/有毒氣體變送器已全部實現國產化,國產報警系統也在試用中。其中,國產化的關鍵閥門,如煤液化油煤漿配制耐磨調節閥國產化(陶瓷內件改為碳化鎢內件),煤液化熱高分高差壓(2500PSI)調節閥,煤液化反應器加氫球閥(4500PSI),汽化爐煤粉鎖斗、渣鎖斗、飛灰鎖斗、放空閥、平衡閥等,不僅替代了進口產品而且性能更優。此外,進口閥門備件及維修包也基本實現國產,汽化爐飛灰過濾器反吹閥正在進行國產閥門工業環境條件下試驗。
趕超先進需多點發力
“中國制造 2025”給石油化工行業智能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產自動化儀表企業應該如何趕超先進?
張賀認為,滿足石化企業需求的國產DCS制造商只有中控與和利時,公開招標時經常由于國外品牌不參與、供應商不足3家無法正常開標,嚴重影響石化項目的工程建設。因此,推進自動化儀表國產化,必須有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激發國產廠商的自主創新熱情和信心;另一方面,國內儀表廠商必須樹立自信,不斷提高產品的技術性能和工程服務水平,取得用戶的信任和支持,使國產儀表在用戶心中獲得與國外品牌同樣的聲譽,逐步提高國產儀表的市場占有率,推進自動化儀表的國產化進程。
趙宏世提出,煤直接液化生產線設備(包括儀表)國產化是國家戰略。要加快推動工業控制系統(包括DCS、SIS、ITCC、GDS等系統)國產化,并且國產的工業控制系統也應具有國外主流產品的通訊功能。此外,大量程的原煤計量、精煤計量等計量儀表,煤粉流量、含固流體流量測量儀表,煤制油特殊閥門等領域,也要加快國產化研發力度。
康明強認為,國內流程行業未來5年的安全系統業務市場將超過6.5億元。在相關業務國產化領域,還有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要不斷建立、健全HAZOP分析、LOPA分析和安全定級技術,培養合格的安全分析師和安全工程師,進一步加強安全產品型式認證的工作。
工信部裝備司副調研員趙奉杰表示,工信部未來將加大對自動化儀表國產化扶持力度,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支持,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加快形成鏈條更加完善、體系更加完備的良好產業生態,提升行業整體水平。
吳幼華強調,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將繼續致力于提升國產儀器儀表產品質量,不斷完善評價標準體系,提升創新能力,搭建交流平臺,為國產儀器與國際接軌提供服務,幫助石油化工企業推進安全生產、節能降耗和可持續發展,助力中國民族儀表自動化產業做強做大。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