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太陽能屬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種,具有儲量大、永久性、清潔無污染、可再生、就地可取的特點。目前世界利用太陽能的方式主要為光熱和光伏兩種。
光伏行業的誕生源自光伏效應,即光照使不均勻半導體或半導體與金屬組合的不同部位之間產生電位差的現象。簡而言之,通過某種材料(光伏電池),光能可以轉換為電能。
光伏產業鏈包括硅料、鑄錠(拉棒)、切片、電池片、電池組件、應用系統等6個環節。上游為硅料、硅片環節;中游為電池片、電池組件環節;下游為應用系統環節。從全球范圍來看,產業鏈6個環節所涉及企業數量依次大幅增加,光伏市場產業鏈呈金字塔形結構。
世界經濟的發展需要以能源為支撐,而在石油危機的警醒與環保的要求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愈發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當前的電力市場仍然以化石燃料發電為主,其次為風力與核能發電。雖然隨著技術的進步,光伏發電組件的生產成本不斷降低,但目前光伏發電成本仍然無法實現平價上網,從而使得光伏產業對政府的補貼政策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賴,這也構成了光伏產業發展的一大障礙。總體而言,當前太陽能發電占全球發電的總量仍然較小。
但隨著近兩年在太陽能發電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性的進步,光伏發電的成本逐漸呈下降趨勢,光伏發電量占全球發電總量的比重也逐年上升。到2050年光伏發電占全球電力消費量的16%,太陽能發電將成為世界上電力的重要來源,其市場空間有待釋放。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全球光伏產業在各國政府政策支持下,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根據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光伏發電系統新增裝機容量30GW,推動累計裝機容量達到70GW。后在我國和日本光伏產業裝機容量爆發式增長的帶動下,全球光伏產業連年大幅增長,至2016年全球光伏產業新增裝機容量77GW,累計裝機容量達306GW,行業整體發展勢頭良好。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全球區域市場情況來看,根據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無論從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方面均處于市場第一位,新增裝機容量占全球總新增裝機容量的44.6%,累計裝機容量占全球總累計裝機容量25.3%;日本的累計裝機容量緊隨其后,全球占比為14.0%;美國累計裝機容量位列全球第三,占比為13.8%;德國累計裝機容量位列全球第四,占比為13.4%;印度累計裝機容量位列全球第七,占比為3.1%,但增速較快,未來幾年印度將成全球最有潛力的新興市場之一。
未來,隨著世界能源結構向多元化、清潔化、低碳化的方向轉型,各國政府仍將大力發展光伏行業,光伏行業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根據預測,2017年-2021年期間,全球光伏發電系統新增裝機容量將以復合年增長率8.29%的速度增長,到2021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10GW,而累計裝機容量將達到768GW,較2016年的全球累計裝機容量增加462GW。
隨著我國光伏裝機容量的不斷提高,光伏發電量也在快速增加,2016年,我國并網太陽能發電量6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約占我國全年總發電量的1%。根據國家能源局規定的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15%的指標,預計未來我國光伏發電規模還將維持較高增速。
光伏產業作為具有重大開發價值的新能源產業,其清潔高效及可持續利用的特點使得各國都先后投入至該產業的開發與利用中。近年來,全球光伏產業經歷了跨越式的發展,新增裝機容量從2007年的2.8GW逐年增長至2016年的75.4GW,光伏發電的巨大潛力愈發引人關注。2007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容量僅為9.8GW,至2016年已累計達到303.1GW,較2015年增長幅度高達24.8%2。雖累計裝機容量逐年增長,但近幾年累計裝機容量同比增長趨勢放緩,由此說明全球光伏產業總體呈現穩定上升的發展態勢。
2016年,我國光伏產業總產值達到3360億元,同比增長27%。“十三五”時期,我國太陽能發電產業規模有望得到大幅提升。根據國家能源局提供的規模發展指標,到2020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有望達到1.6億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700億千瓦時。在1.6億千瓦裝機容量中,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占1.5億千瓦。預計“十三五”期間,光伏產業將達到近萬億元市場空間。
編輯點評
光伏產業作為具有重大開發價值的新能源產業,其清潔高效及可持續利用的特點使得各國都先后投入至該產業的開發與利用中。隨著世界能源結構向多元化、清潔化、低碳化的方向轉型,各國政府仍將大力發展光伏行業,光伏行業將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
(原標題:光伏發電行業發展迅速 光伏行業市場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