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顧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部署,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近日,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將全面啟動。已組建6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負責對河北、河南,內蒙古、寧夏,黑龍江,江蘇、江西,廣東、廣西,云南等省(自治區)開展“回頭看”督察進駐工作。
根據安排,“回頭看”督察重點督察經黨中央、國務院審核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總體落實情況,督察整改方案中重點環境問題具體整改進展情況,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建設和推進情況,重點檢查列入督察整改方案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及其查處、整治情況,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進駐時間約為1個月,期間將采取調閱資料、個別談話、走訪問詢、受理舉報、現場抽查等形式開展工作,結束后進行意見反饋并督導落實。
事件影響
此次環保督查組“回頭看”行動,是對2016、2017年全國大范圍環保督查的驗收,同時對于仍存在僥幸心理、頂風作案的企業將進行嚴厲打擊,從本輪督查的10個地區域內的情況看,預計將對黑色金屬、有所金屬及能源化工中部分品種產生一定影響,這里做如下梳理:
一、能源化工方面
瀝青:
對于瀝青影響主要在兩方面,一方面對道路施工產生影響,絕大部分瀝青用于道路施工,但瀝青的攪拌對于環境有一定的影響,可能會出現停工、整改的情況,對于需求端會有一定抑制作用。另一方面,煉廠瀝青開工率受到影響,目前瀝青成本較高,本身開工意愿不足,同時生產也會存在一定污染,煉廠將會優先生產污染較小產品,對瀝青采取停產或降低產量的措施。
塑料:
環保督察“回頭看”對塑料行業主要在再生塑料行業和下游制品企業,再生塑料行業經營粗放,從業主體多數為中小型家庭作坊式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污水、廢氣、噪音等污染問題,國內環保形勢趨嚴,國內再生塑料行業整體開工率持續走低。同時對廢塑料進口也異常嚴厲,2018年前十二批限制類公示表核準進口量總計14462噸,較往年大幅下降。受環保督察影響,國內再生塑料供給明顯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塑料整體供給。塑料下游制品企業大部分是小企業,
環保設備不全,在環保檢查的高壓下,小企業逐步退出市場,市場份額往大中型企業轉移。
甲醇:
環保督查對甲醇大型生產廠家不會造成明顯影響,春季檢修結束,甲醇裝置開工回升,貨源供給逐步恢復。同時,時間點正為甲醇傳統需求淡季。因此,并不會出現造成甲醇市場供應大幅縮減的情況,但一定程度上會干擾市場參與者心態。甲醇上方2800關口附近承壓,缺乏較強利好支撐下,上行空間有限。
PVC:
近期,山東上合峰會即將召開、江蘇大力整治化工園、眾多省份推進企業關停進度、物流政策。PVC上游石灰石受到環保政策影響較大,供應出現不平衡,但尚未影響到電石生產,成本端存在一定支撐。但下游部分小型板材、型材廠也會受到影響,需求也出現相應縮減。PVC仍處于去庫存階段,降幅收窄,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檢修裝置數量減少,PVC產量或出現恢復,關注其否成功突破6850一線壓力位。
焦煤/焦炭:
截至31日當周,焦炭主流市場價格累計上調450元/噸。全國焦企噸焦盈利繼續向好。與此同時,貿易商在焦炭價格連續六輪的上調之后,開始出現拿貨意愿減退的情況,但整體訂單狀況良好。目前鋼廠開工良好,補庫意愿濃厚,后期主要關注港口庫存變化,也需要密切關注河北地區環保督查對鋼廠開工的實際影響。焦煤方面,受下游焦炭及鋼材提漲帶動,華北地區焦煤有50-100元的上升。其他地區焦企由于采購渠道和定價方式問題,成本并無明顯變化,后期焦煤仍將偏強運行,短期焦煤資源短缺現象依舊,焦企有降低成本需要。與近期開展的環保“回頭看”相應的,5月23日徐州公布的,涉及940萬噸焦炭產能的焦化行業布局轉型及升級計劃,也將對未來焦炭產量構成實際影響。短期內,青島上合峰會,對焦炭產量也將有實際影響。密集的環保壓制,使得近期焦炭價格上漲但整體開工下降。5月31日公布的當周焦化廠開工數據顯示,全國230家獨立焦企樣本產能利用率72.57%,下降2.44%。鋼廠和焦企焦炭庫存仍在下降,且在環保影響下,短期焦企開工依然偏弱,焦炭穩中偏強。
需要關注的利空及矛盾點:鋼廠開工下降超預期對原料價格的壓力、焦炭價格六輪提漲后下游接貨意愿降溫。
二、有色金屬方面
鉛:
此輪環保督查再生鉛嚴打力度料將更大,前期宜豐工業園鉛酸蓄電池企業違反環評要求,時間過去了一年多,該企業非法排污現象依然存在,并在“回頭看”前被曝光,由于鉛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再生鉛、原生鉛采選加工的過程中均當有較為嚴格的排污標準,因而大概率將涉鉛企業作為嚴打樣板,第一輪河南地區的嚴打已經在鉛價中有明顯的體現,鉛價突破前期震蕩區間直破20000元/噸關口,下游電池企業利潤嚴重受損,后續來看在最新幾輪環保督查下價格仍將維持高位,但上升區間極為有限,很難突破21000元/噸關口,在六月下旬前仍將維持在19000-20500元/噸區間窄幅震蕩。
鋅:
鋅礦供給料將小幅較少,冶煉加工環節問題不大,最大的風險源自于區域型的整體整頓,但下游企業受損比較嚴重,一方面企業的產銷庫存普遍偏低,雖然進入四月份后交易所庫存和三地社會庫存下降幅度較大,但仍難滿足下游消費增長帶來的需求,因而供給端出現問題消費端自然出現較大亂象,需求端受損最大的或為鍍鋅板企業,小型鍍鋅企業仍然存在生產標準不合、排污亂象等諸多問題,加之鍍鋅市場整體的產能過剩鍍鋅企業或將成為眾矢之的。整體上對鋅的供需影響較弱,目前而言外盤資金流較數月前相比過于零散,難以形成大的漲跌行情,但市場已經取得多頭的一致預期,因而在23500-25000元/噸一線做波段操作為宜。
鎳:
近期鎳價加速上行,創國內上市以來新高,主力一度到達12萬元/噸,持續的內外盤降庫存是較長期的利好支持,但是近期的“回頭看”環保督察影響鎳鐵供應,也對鎳價上漲形成助推。
環保影響鎳產業鏈
近期中央環保組將赴各省進行“回頭看”環保督察,江蘇、內蒙等鎳鐵主產區受到環保影響,鎳鐵產量有所下降。而內蒙地區鎳鐵廠出現集中停產,預計產量將下降60%左右,影響鎳鐵產量約2.4萬噸。山東地區受環保及上合峰會影響,山東、臨沂地區鎳鐵廠限產、停產,對不銹鋼原料供應形成影響。
不銹鋼降庫存整體漲勢較好
不銹鋼自5月以來價格回暖明顯,較此前悲觀預期形成鮮明對照,在鋼廠停產檢修,供應水平一般之下,需求反而表現較為正常,今年以來整體的需求季有所后移,令不銹鋼去庫存在5月得到了較為顯著的體現,不銹鋼結構性供應略有偏緊,鋼廠挺價熱情較高,鋼廠虧損縮減。而此前的鎳鐵供應受環保影響,鎳鐵價格一改前期低迷出現迅速回升,鎳鐵對鎳板經濟性減弱,將促使鎳板用量增加。受此影響,鎳價大幅上漲。
此外,江蘇戴南鎮中頻爐在5月24日凌晨12點全部關閉,該地區中頻爐月產不銹鋼粗鋼約10萬噸,占全國不銹鋼粗鋼產量5%,受此消息影響,近兩日不銹鋼價格上漲較明顯,但除熱軋外具體成交一般。而且也有部分恢復的跡象出現,防止環保一刀切。這對廢鋼使用影響較大,因此會變向增加市場對于鎳鐵及電解鎳需求,因此也支持鎳價。
滬鎳近強遠弱,現貨緊張
倫鎳庫存降至29萬噸,滬鎳庫存降至2.7萬噸以下,持續的去庫存節奏穩固。尤其是國內鎳板緊張。此前內外盤倒掛也影響國內進口鎳板的積極性,而今年國內大廠產能向硫酸鎳傾斜,也影響了鎳板產量,同比下滑顯著,這就造成國內庫存持續收緊。
交易所風控措施出臺,但暫難緩解供給緊張
為緩解鎳板交割不足,上期所于5月29日同意新疆新鑫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增加電解鎳產品規格的批復。另外,近期無錫不銹鋼交易所增加鎳豆交割征詢市場貿易商意見,鎳豆較鎳板貼水1000元。據市場貿易商反饋,現貨市場鎳豆貼水鎳板400元/噸左右,免關稅進口鎳豆尚處于虧損,短期內不會對鎳市造成很大影響,從長期看,或將緩解市場精煉鎳供應局面。國內目前部分鋼廠和硫酸鎳制備對于鎳豆的需求有所提升,在現貨先行之下,未來期貨交易所也存在增加鎳豆交割的可能,不過當前的現貨緊張情況,暫難得到有效的緩解。
總之,環保對鎳價的影響,通過原料及產業鏈端供應發生影響,疊加鎳板庫存的加速回落,內外盤共振大漲,內盤也創出12萬噸新高,目前技術略有超買,且12萬元到達后高位獲利了結出現,鎳價出現劇烈震蕩,短線關注5日均線位的支持,加速大漲震蕩之后,如果現貨層面的問題仍難解決,無論鎳庫存減少是需求還是囤貨引發的情況,仍會強化鎳價的強勢。不過,短期技術調整,多頭獲利平倉的震蕩較為劇烈,因此暫宜觀望下關注期現層面的進一步配合情況。
鋁:
滬鋁持續震蕩偏弱,直到周五才略有回升,倫鋁相對走勢較強,全周維持震蕩走強的態勢,現貨價格基本同步波動,但是相對盤面來講價格較為堅挺。鋁錠社會庫存繼續呈現下降趨勢,只是降幅有所收窄,整體而言市場觀望情緒較濃。環保回頭看督察行動對電解鋁廠來講將形成一定壓力,但是由于去產能實施徹底,中小型鋁廠已經寥寥無幾,因此不會形成太大的產能趨緊的壓力。從盤面上看,07合約依然在窄幅震蕩中,上方壓力位15000,下方支撐14500附近,預計短期內大漲大跌都較為困難,盤面維持震蕩整理格局。
三、黑色金屬方面
鋼材:
近期環保督查“回頭看”對短期供給造成較為明顯的沖擊。從生態環保部1季度公布的工作目標可以看出,年內大氣治理方面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是主戰場,隨后河北、河南、江蘇等省均出臺各自治理措施,一方面提高省內鋼鐵企業整體環保成本,另一方面推動企業產能優化,中期緩解鋼鐵產量釋放壓力,隨著環保督查“回頭看”,重點區域更多省市環保治理計劃有望加速落地;此前,環保限產治理壓力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周邊,從統計數據上看,雖然河北鐵水產量受到影響,但其他地區鐵水增加有所彌補,除此之外添加廢鋼等工藝的變化,整體粗鋼及鋼材產量未明顯受到環保限產影響,對比來看,今年隨著環保治理區域涵蓋鋼鐵主要產區,中長期供給影響將高于市場預期;8省對2017年8月到9月督查反饋顯示,環保督查整改方案執行力度有改善空間,其中違規產能及淘汰落后產能并未嚴格執行,隨著環保“回頭看”,后期產能淘汰及壓減效果將更將顯著。
雖然環保執行力度增加對短中期供給有抑制,但一方面經過近年環保多次沖擊,市場應對方案相對成熟,調整時間周期也逐漸縮短,另一方面鋼材價格是否有趨勢性行情,核心是需求,供給的變化改變的是價格彈性,在資金相對收縮的情況下,需求很難有超預期變化,但由于環保政策對供給的沖擊,疊加高利潤對供給的影響,鋼材近遠月價差將持續擴大。
鐵礦石:
受到環保及安檢力度加強影響,進入2018年,國產鐵礦石產量大幅回落,1-4月原礦產量累計同比大幅下降36.4%,自2014年起,作為鐵礦石生產大省,河北便開始露天礦山治理行動,2016年提出3年內對省內1881個露天礦山進行深度整治,2017年6月對1170個有證露天礦山進行停產整治并于10月底完成,同時,將暫停新設礦山審批及新建項目核準及備案,停止新產能投放。據《礦業匯》估算至2018年,露天礦產能占比將下降8%-13%。此輪環保督查組進駐的10個省份,鐵礦石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38.6%,其中河北省占比最高,達30.5%,而其他地區占比較少,預計此輪督查對于鐵礦石產量的影響仍集中在河北省,從Mysteel的數據看,目前國內鐵礦石產量較年初低點回升了11%,而本次環保督查對河北地區的影響及對國內其他地區的溢出效應,預計將影響其5-6%的產量,將進一步降低鐵礦石供給端過剩壓力,但鋼廠進口礦依存的增加及外礦供給的提升,將削弱這一影響。目前,港口庫存已在度回升至1.6億噸之上,而山東等地的限產也將影響鐵礦石需求,在鋼廠鐵礦石相對庫存較高的情況下,預計補庫意愿也將隨之減弱,供需雙弱的情況下,鐵礦仍將受鋼價指引,預計延續震蕩偏弱走勢,盤面1809合約短期關注450元支撐,上方承壓490-500元,操作上,短暫建議暫時觀望,中長期視鋼材需求變動情況尋求做空機會。
整體看,作為生態環境部2018年六大重點任務之一,此輪“回頭看”行動標志著環保治理開始進入新一個階段,將消除環保不達標的死角、似乎復燃的情況,對于鋼鐵、能化及有色部分品種的供給的影響將是持續而不可逆轉的,環境部相關人士指出,2019年將進行第二輪督查,并且形成一套系統的、規范的環保督查體系,屆時環保督查將真正實現常態化,對于商品市場供需的影響也需要作出全新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