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啟示:核心技術只能“自力更生”
作者: 2018年08月06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談原因,其背后錯綜復雜;談影響,或將重塑國際經貿格局;談應對,往來間刀光劍影。貿易戰走向何方尚不得而知,但甫一交手舉國上下就有了一個很透徹的領悟: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核心技術必須掌握
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談原因,其背后錯綜復雜;談影響,或將重塑國際經貿格局;談應對,往來間刀光劍影。貿易戰走向何方尚不得而知,但甫一交手舉國上下就有了一個很透徹的領悟: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國人自己手中。
美國拿中興開刀,不僅中興損失慘重,其國內相關供應商也躺槍中彈。美方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從本質上揭露了美國挑起這次貿易摩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精準打擊中方的高科技產業,以此更好地保護他們自己的高科技行業。美國一旦確認中國為戰略競爭者并開始著手遏制中國崛起,那么限制打壓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就將是他們大打的一張王牌。今后這張王牌的適用范圍很可能會不斷擴大。
中興芯片之痛,是對國人的警醒:核心技術能力如果缺失,就如同企業的“七寸”掌握在別人手中,一旦供應鏈被斬斷,企業乃至產業就將大禍臨頭。不光是芯片,如果貿易戰持續升級,美國的高精尖技術出口進一步收緊,國內不少企業靠“買”技術實現快速發展的路子也就到了窮途末路。在石化行業內,像中興這樣有技術依賴癥的企業并不在少數,這也正是令人擔憂的。
這從中美雙方開出的擬征稅清單中就能窺見一二。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兼國際合作部主任龐廣廉介紹,我國化工行業產能結構性過剩突出,出口主要是基礎化學原料等傳統產品,而進口則是精細化學品、合成材料等中高端產品。所以,中美雙方開出征稅清單,我國石化行業的產品出口影響有限,進口卻多受沖擊。
如果把目光從中美放大到全球來看,我國石化行業被卡脖子的地方就更多。譬如,在民用和軍工領域都備受重視的碳纖維,目前日本東麗已經在玩T1100G了,而我們的T800尚不能說已經完美量產。空客、波音是東麗的老客戶,他們的最新中大型飛機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CFRP)用量已達到50%。在CFRP領域,日本企業的市場份額大約占七成。還有牽動國人神經的芯片生產所需的數十種電子化學品原材料,也主要為日本等企業所掌握,具有極高的技術壁壘。在現有工業化生產的電子特種氣體種類中,我國能自主生產的尚不足1/3。
核心技術買不來,不僅是這次貿易戰的啟示,更是前車之鑒、歷史的真理。舉個典型的例子——煙臺萬華。今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萬華,對其自主創新多有褒獎。但殊不知,萬華當年也是在引進設備卻得不到核心技術,裝置久久開不起來;想要以市場換技術,卻被國外企業一腳踢開的萬般無奈之下,才痛下決心走自主創新之路的。經過近20年苦心孤詣的拼搏,萬華終于躋身國際強者之列。“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只有自力更生。”習總書記的諄諄告誡,言猶在耳。
凡事有利有弊,此次中美貿易戰在給國內產業帶來了威脅的同時,也能幫助各行各業清醒頭腦、下定決心,今后在自主創新時不再三心二意或半途而廢。改革開放40年的摸爬滾打,已經為推進自主創新提供了無數佐證,也創造了很好的條件。我們的現代煤化工技術不就創造了世界奇跡嗎?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轉型升級戰、從石化大國向強國跨越,無一不需要自主創新支撐,新時代是屬于創新的黃金時代。只有下定決心,從自己做起,才能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企業,進而建設創新型國家。自主創新就好比華山一條路,既沒有其他選擇,也不能半空停歇,只能向前、向前、再向前。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