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擺脫煤炭依賴要過幾道關?
作者: 2018年08月22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在世界各國都在應對大氣污染和全球變暖問題的大環境下,能源消費量急劇增加的新興國家印度,也提出了增加非化石燃料使用的計劃,削減煤炭使用量,促進更清潔能源的利用。印度政府計劃在2026年年底實現可再生能源取代
在世界各國都在應對大氣污染和全球變暖問題的大環境下,能源消費量急劇增加的新興國家印度,也提出了增加非化石燃料使用的計劃,削減煤炭使用量,促進更清潔能源的利用。印度政府計劃在2026年年底實現可再生能源取代煤成為最大的發電燃料。但受經濟增速和能源成本的約束,燃料成本、大氣污染、投資環境、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國內政治形勢等復雜情況,都讓這一計劃面臨重重障礙。為滿足經濟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印度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對煤和石油的依賴可能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印度還面臨著保障能源安全的難題。2017年,印度石油需求達到470萬桶/日,而國內石油產量卻不足100萬桶/日。印度已成為繼中國、美國之后的第三大石油進口國。
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8)》披露,2017年印度的一次能源消費量比上年增加4.6%,增至7.5億噸油當量,占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5.6%,為中國和美國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能源消費國。其中,石油占29.47%,天然氣為6.18%,煤為56.26%,核能為1.13%,水力發電和再生能源分別為4.07%和2.89%。
據BP的2018年世界能源展望預測,2040年印度的一次能源消費量將在2016年的基礎上增長0.65倍,年增4.2%。印度將成為全球能源需求最大的增長市場,能源需求的增長由持續強勁的經濟增長所支持,部分增長量被能源強度的下降所抵消。
到2040年煤炭仍為印度經濟的主要能源來源,占能源新增需求的45%,煤炭新增消費量中超過70%用于電力行業。印度的可再生能源將迅速增長,太陽能的增長尤其強勁。由于工業部門(包括化肥原料)的需求大幅增長,印度天然氣消費量幾乎翻了3倍。由于煤炭的持續主導地位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長的抑制,天然氣在電力方面的增長相對較弱??傮w來看,對煤和石油的依賴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持續。
燃料價格補貼和努力降低石油進口比例,保障化石燃料供應充足
印度是排在全球第四位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于2015年10月向聯合國提交了“到2030年GDP人均排放量比2005年削減33%~35%”的國家自主貢獻預案。印度是新興經濟體和大產煤國,80%產量供應國內,能源需求量中約60%來自煤炭,而且目前國產石油和天然氣有減少趨勢。因此,短時間很難找到成本低廉且供應充足的能源替代煤炭。
印度政府推行燃料價格補貼和能源安全保障措施。由于印度政府實施價格管制,化石燃料的國內銷售價格低于國際市場,所以對于供應方的國家公司來說,國際油價市場變化可能會導致成本價格高于賣價的倒掛現象。作為補救措施,印度政府向國家公司提供了補貼,但如果國際油價上漲,就會對政府財政帶來壓力,因而倒掛問題無法從根本上解決。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印度政府適時取消燃料補貼,一些對化石燃料的價格限制也在逐漸被廢除。
為了保障長期、穩定地籌措盡可能便宜的資源,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國內資源,印度確立了提高國內資源的占比、縮小能源進口總量中的煤炭和原油比例的目標。但是2014年下半年油價急落,印度享受到低價能源的惠顧,進口量上升,國內油氣生產低落。
印度石油進口的64%來自中東。2016年9月,印度石油部確立了到2022年石油進口量降低10%的目標。2017年的國內產量和進口量共計510.4萬桶/日,超過消費量41.4萬桶/日,表明印度國內煉廠正在增加產能,增加石油產品出口比例,未來印度的石油產品出口量會進一步增加。為此要實現降低10%原油進口量的目標,增加國內原油產能的必要性越來越大。
5年內擬將天然氣消費量增加兩倍,可再生能源或取代煤成為最大發電燃料
在能源需求激增的印度,單純地削減煤的消費量短期內很難實現。在滿足國內需求持續增加的情況下,為了保障燃料成本和能源安全,解決環境問題,在擴大煤和石油的國內產能、減少進口量的同時,成本低廉的能源利用不可缺少。假定印度到2030年一次能源供應中天然氣占比為15%。能源消費中天然氣占比依然很小,但隨著能源利用的低碳化趨勢,以及最近液化天然氣(LNG)價格下跌,LNG需求有逐步上升的趨勢,預計今后也會有所增長。2016年12月,印度政府認定廉價、環保的天然氣是新一代燃料,并表示發展以天然氣為基礎的經濟。
預計2018年LNG進口量將繼續增加,目前印度正在與??松梨诤投須膺M行業務合作談判??紤]到燃料的多樣化和大氣污染改善的問題,印度政府提出了5年內天然氣消費量增加兩倍的目標(88億立方米以上),政府還在商討廢除LNG進口稅。
印度未來可再生能源的消費有望增長。例如,2016年12月印度電力局發布的電力計劃,把其中2017年1月底的發電設備容量和2026年年底的該目標價值比較來看,天然氣從25.3吉瓦增至30吉瓦,而可再生能源則從50吉瓦增至275吉瓦。在2026年年底前,印度政府認為可再生能源可能取代煤成為最大的發電燃料,這一點值得特別關注。
位列全球第三具吸引力投資目的地,但投資環境仍有改善空間
印度的油氣行業正在進行以國有企業為中心的增產計劃,但仍存在各種問題。首先,政府對國內石油產業的控制力過強。除了油氣價格的政府規制外,投標的中標標準不明確,相比技術較強的外國企業,印度的國企有優先獲得礦區的傾向,這也是外資退出印度市場的原因。
其次,印度基礎設施不完善,稅制和限制繁雜,批準時間長,對外資來說,印度屬于不容易進入的國家。在2017年世界銀行公布的商業環境排行的190個國家中上漲30個名次排位100,投資環境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在聯合國國際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世界投資報告2017》中列出了最具吸引力投資目的地,繼美國、中國之后,就是印度。由此可見,今后全球對印度的關注將很高。該國在1991年經濟危機后,一直在努力擺脫封閉式經濟政策,目前主要的部門幾乎都允許外資進入。為了建設持續的增長經濟,曼莫漢·辛格前政權時期開始,對外國直接投資的限制逐漸放寬,包括通信領域的投資上限從74%提高到100%等。莫迪現政權推行的“莫迪經濟學”用積極吸引外資,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就業等方式發展經濟。為此,需要放寬外國直接投資限制,解決電力不足、征地糾紛和確保人才等相關措施的完善。
印度面臨的另外一個問題是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裁決不一致。印度除了7個中央直轄區外,還有29個邦。莫迪總理帶領的執政黨印度人民黨,雖然為了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用地更容易征用農業用地而修改了政策,但遭到多個邦政府的反對。在土地征用不順利的情況下,將對能源相關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造成障礙。例如,只要擴大生產石油和天然氣中的任何一個,都意味著必須擴大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印度石油在東北部、天然氣在東南部供應網不足。以GAIL和信任工業公司為主的公司已有輸送管道建設的計劃,但因存在土地征用的爭議而進展緩慢。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